美国设计公司推出可解决黑夜中拍摄光度不足的行车记录仪Lanmodo Vast M1
美国设计公司推出可解决黑夜中拍摄光度不足的行车记录仪Lanmodo Vast M1
据东网:坊间的行车记录仪在黑夜中拍摄一般光度不足,美国一间设计公司为此推出可解决这种问题的行车记录仪Lanmodo Vast M1。它配备一个先进的7层玻璃镜头、索尼CMOS的图像传感器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捕捉车前方或后方的事物。
Lanmodo Vast M1的前置镜头配备75度视野的摄像头,后方则为170度广角镜,即使在夜间也能够以1080p全高清画面看到300米之遥的事物。所拍摄的影像会传至其显示屏,同时会记录在128GB存储卡内,以便用家翻查。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6372.html
美国太空建设公司宣布从2025年开始在近地轨道建造全球首家太空饭店“旅行者”
美国太空建设公司宣布从2025年开始在近地轨道建造全球首家太空饭店“旅行者”
据ETtoday(实习记者陈培钧):CNN报导,美国一家太空建设公司日前宣布,将从2025年开始在近地轨道动工建造全球首家太空饭店。该饭店内还设有主题餐厅、电影院、Spa中心和容纳多达400人的客房。乐观估计2027年即可开始营运。
报导指出,这家名为「旅行者」(Voyager)的太空饭店由美国「轨道组装公司」(Orbital Assembly Corporation,OAC)承建。从OAC发布的资料可见到,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圈的「旅行者」是一个巨环,整体由数个「环」构成,透过旋转产生的人工重力,跟月球表面的重力水准相似。
「旅行者」最外侧可附挂24个模组,部分由美国「门户基金会」营运,提供空气、水电与住舱,还有各种居住所需的基础设施。其余部分则出售给官方太空机构、私人企业做实验或作为前往火星的训练中心之用,好野郎还可以购买模组变身为私人别墅或高级饭店。
OAC表示,由于目前已开发出「猎鹰9号」和「星舰」飞船等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载具,建造太空站或在太空饭店住一晚的成本已越来越低。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6730.html
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能源部的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正探讨未来在月球兴建核电厂
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能源部的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正探讨未来在月球兴建核电厂
据东网:定居月球是人类梦想,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能源部的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正探讨未来在月球兴建核电厂,以便登月任务使用,从而可不依靠太阳能供电。提案上周五(19日)起向公众征集能源系统的初步设计稿,明年2月19日截止。
这项计划目前准备先在地球上建造核反应堆,再送上月球,而不是把材料送到月球上组件。初步设计稿需包括铀燃料反应堆炉心、一个将核能转化为电的系统、一个保持反应堆冷却的热管理系统,以及一个可维持10年连续供电、提供不少于40千瓦电力的配电系统。
此外,能源系统需具备自动关闭能力,并能在月球着陆平台运作,运载至月球不同位置供电。为方便运送至月球,设计同时应可装在直径4米、长6米的运载火箭,重量不可超过6,000公斤。如果成功,NASA甚至还考虑未来把核电厂设于火星,供给人类探索星球的所需电力。
相关报道:美国宇航局计划十年内建造月球核电站
据新浪科技:国外媒体报道,作为美国宇航局领导的“阿耳特弥斯计划”一部分,人类最早将于2024年返回月球,最终在月球上建立一个长期人类基地。然而,要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人类需要大量电能,而月球没有电网,虽然许多创造性方案有望解决这个难题,但多年以来,美国宇航局将核裂变发电站作为未来宇航员殖民地最实用电力解决方案,目前,美国宇航局计划未来在月球表面建造一个核反应堆用于发电。
美国宇航局空间技术任务理事会(STMD)副局长吉姆·罗伊特说:“充足能源是未来人类探索太空的关键,基于之前的‘Kilopower’项目,美国宇航局通过多年研究分析,以及对月球核裂变电站可能性的调查,现与美国能源部(DOE)建立合作,在核裂变表层动力研究领域获得了最新进展。”据悉,Kilopower项目是由美国能源部协助研发的,其标志美国40年来打造的首个全新核反应堆。它有可能改变太空探索,尤其是太阳系永久性人类前哨基地的能源制造方式。
这两个机构正在呼吁美国工业合作伙伴提交核裂变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在月球表面运行,并准备未来10年内发射至月球,并展示其制造电能的潜力。
依据美国宇航局的观点,一款小型、轻便的核裂变系统,可以在月球着陆器或者月球探测车上运行,提供高达10千瓦的电能,这将完全满足几个普通家庭的电力需求。
当然在月球环境中生活完全不同于地面家庭的用电需求,在未来建造的人类殖民基地,需要持续运行生命支持系统,为月球探测车充电,为科学家操作实验提供电能等。依据美国宇航局和能源部的简报方案,未来核裂变发电系统至少要制造40千瓦电能,这能为大约30个家庭提供长达10年的电力。
在这些预期水平上,应该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不仅使人类在月球生存成为可能,未来还有可能探索甚至殖民火星,这是阿耳特弥斯计划未来的科学探索延伸,并且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愿景。
事实上,美国宇航局表示,现今科学家对月球核裂变发电系统的研发十分有益,或将促进未来太空核推进系统的成功实现,也许未来宇航员将乘坐速度更快、任务时间更短暂的宇宙飞船前往火星。
未来的太空探索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月球核裂变发电系统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尽管美国宇航局和能源部在之前的Kilopower实验中已取得部分成功,但迄今没有人在月球上测试类似的实验。
为了使我们更接近探索目标,美国宇航局和能源部将从现在开始至2022年2月下旬期间挑选最有希望的设计方案,并利用12个月的时间完善和开发具体实施计划。
在对这些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之后,研究人员将继续指导设计和建造最后一个符合飞行标准的核裂变发电系统,该系统将在一次示范实验中发射至火箭,预计10年内实现该目标。
最终月球将开始出现人类可持续利用的电力系统,人类太空探索基地的发展将达到一个全新里程碑,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核裂变表面动力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塞巴斯蒂安·科尔比西罗说:“我们继续看到人类对太空核能系统的积极反馈和高涨热情,非常令人兴奋,在月球建立可靠的大功率电力系统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实现该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6757.html
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区过去20年遭受的特大干旱是1200年来最严重
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区过去20年遭受的特大干旱是1200年来最严重
据东网:近日一份美国研究发现,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区过去20年遭受的特大干旱是1200年来最严重。
研究人员根据可追溯至1200年前的土壤水份纪录,模拟计算出美国西南部干旱持续到2022年的可能性为94%,75%的机率会持续至10年内。报告指,去年的干旱严重程度异常,所有迹象都表明极端天气会持续整个2022年,而人为导致的气候危机使得特大干旱严重程度加剧72%。上月,美国加州洛杉矶的降雨量不到25毫米,创下当地有纪录以来第8个最干燥的1月,本月中旬情况更差。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教授费德曼(David Feldman)指出,降雨量实际上会更少,乾旱时间更长、更干,而且会有非常密集的风暴来袭。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6146.html
美国心脏协会健康数据分析表明:用餐时饮葡萄酒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有关
美国心脏协会健康数据分析表明:用餐时饮葡萄酒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有关
据cnBeta:根据将在美国心脏协会2022年流行病学、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脏代谢健康会议上发表的初步研究,对近312,400名当前饮酒者的健康数据的分析表明,饮酒尤其是餐后饮酒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有关。
该会议将于2022年3月1日周二至3月4日周五在芝加哥举行,另外,该活动将提供跟促进心血管健康和预防心脏病和中风有关的基于人口的最新科学。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被描述为一把双刃剑,因为它显然有能力向任何一个方向深入切割--有害或有益,这取决于它的消费方式,”研究作者、新奥尔良图兰大学肥胖研究中心生物统计分析员Hao Ma说道,“以前的研究都集中在人们的饮酒量上,结果好坏参半。很少有研究关注其他饮酒细节如酒精摄入的时间。”
饮酒跟短期和长期的健康风险有关,其中包括机动车碰撞、暴力、性风险行为、高血压、肥胖、中风、乳腺癌、肝病、抑郁症、自杀、事故、酗酒和酒精中毒。这些健康风险随着个人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一些癌症和其他健康状况,即使在非常低的酒精消费水平下--每天不到一杯,风险也会增加。
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建议,不喝酒的成年人不应该开始喝酒。在那些经常饮酒的人中,他们应该跟他们的医生讨论适度饮酒的好处和风险。有些人根本不应该喝酒,包括怀孕或备孕的女性、21岁以下的人和有某些健康状况的人。
对于已经饮酒的人来说,一个关键是适度。适度饮酒的定义是女性每天一杯葡萄酒或其他酒精饮料,男性每天最多两杯。Ma指出,这相当于女性每天最多14克或约150毫升的葡萄酒,男性每天最多28克或约300毫升的葡萄酒。
“临床试验还发现,适度饮酒可能有一些健康益处,其中包括对葡萄糖代谢的益处。然而,目前仍不清楚糖代谢的好处是否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减少,”他说道,“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试图确定酒精摄入和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是否会因酒精摄入的时间跟膳食的关系而有所不同。”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特别考察了所有研究参与者在大约11年内(2006年至2010年之间)适度饮酒可能跟新发2型糖尿病有关的影响。研究人员审查了来自英国生物库的近312,400名成年人的数据,这些人自我报告称他们是经常饮酒的人。参与者在加入研究时并未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由于疾病、医生建议或怀孕而减少饮酒的人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参与者的平均年龄约为56岁,略高于一半的成年人是女性,95%是白人成年人。
分析发现:
在平均近11年的随访中,研究中约有8600名成年人患上了2型糖尿病;
跟不进食而饮酒相比,吃饭时饮酒跟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4%;
适度饮酒对2型糖尿病风险的潜在好处只在吃饭时饮酒的人中表现出来,不过这项研究没有收集吃饭的具体时间;
进餐时饮酒跟2型糖尿病之间的有益联系在喝葡萄酒跟其他类型的酒的参与者中最为常见;
饮用葡萄酒、啤酒和白酒跟2型糖尿病风险有不同的关联。虽然较高的葡萄酒摄入量跟2型糖尿病风险较低有关,但较高的啤酒或白酒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较高有关。
Ma说道:“这项研究的信息是,如果你没有其他可能受到适度饮酒负面影响的健康状况,并跟你的医生协商在用餐时喝适量的葡萄酒可能会预防2型糖尿病。“”
美国心脏协会前任主席Robert H. Eckel医学博士(2005-2006年)表示,尽管这项对健康饮酒者的有力分析结果,但饮酒和新发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据悉,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这些数据表明,可能减少新发2型糖尿病的因素不是餐中的酒精,而是葡萄酒中的其他成分,也许是抗氧化剂,”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内分泌、代谢和糖尿病科以及心脏病科的名誉医学教授Eckel表示,“虽然需要界定葡萄酒的类型即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并且需要验证这些发现和受益机制,但这些结果表明,如果你在吃饭时饮酒,葡萄酒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项研究的局限性是,大多数参与的人都是自我报告的白人成年人和欧洲人后裔。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发现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人群中。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6456.html
美国新的金星任务将是寻找其上的海洋痕迹和火山活动
美国新的金星任务将是寻找其上的海洋痕迹和火山活动
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6月11日电,美国行星学会首席科学家布鲁斯贝茨对卫星通讯社称,美国新的金星任务将是寻找其上的海洋痕迹和火山活动。
专家称:“这些任务将扩大我们对金星是如何形成以及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了解,其中包括借助有关其地质、大气的知识,了解其上是否有活火山,以及金星上什么时候是否曾有过海洋。”
NASA新任局长比尔纳尔逊此前曾宣布,美国正准备向金星发送两个新航天器,即Davinchi+和Veritas探测器。据悉,后者将 *** 这颗行星的地质图,而Davinchi+将研究其大气层。
据贝茨称,计划于2028-2030年进行这些任务的发射。这位专家用“行星研究中众多优先任务相互竞争”来解释金星研究为何出现长达 30 年的中断。他指出:“总的来说,整体上美国正在重返金星,因为对它有科学兴趣,而且与 90 年代NASA最后一次任务时存在的技术相比,现代技术已得以改进。” 美国曾3次到达金星轨道,最后一次在1990年,“麦哲伦”探测器完成金星轨道飞行。
此前俄航天国家集团总裁罗戈津称俄罗斯科学家希望“金星-D”行星际空间站项目重新成为国际项目。NASA称准备与俄罗斯讨论今后的金星探测计划以及两国在其研究中的共同兴趣。
美国学者贝茨相信:“通过利用各国的资源,国际协作有利于行星科学。吸引更多科学家、工程师和航天器进行行星研究使所有人受益。”
“金星-D”任务拟将一个长期寿命的着陆站登陆金星。该项目自 2013 年起作为联合项目在开发,但随后俄航天集团宣布“金星-D”将成为国家项目,外国伙伴可能会部分参与。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9/3193891.html
美国新研究为龙卷风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带来新线索
美国新研究为龙卷风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带来新线索
据cnBeta: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晚,致命的龙卷风爆发,撕裂了从美国阿肯色州到伊利诺伊州的社区,其持续时间和强度非常得不寻常--尤其是在12月。对于这次的灾害,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很多人都在问,气候变化可能发挥了什么作用--以及龙卷风是否会在一个变暖的世界中变得更加常见。
这两个问题都是问得容易但很难回答,不过现在,研究正在提供新的线索。
来自中密歇根大学的大气科学家John Allen一直在研究龙卷风等严重对流风暴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前,他归纳了其迄今为止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一些情况。
气候模型还无法看到龙卷风--但它们可以识别龙卷风的状况
为了了解全球气温上升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气候,科学家们使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来描述整个地球系统,从太阳的能量流入到土壤如何反应以及中间的一切,一年到头,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这些模型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了数以百万计的方程式。每一次计算都会增加,其中需要的计算能力则远超一台台式电脑所能处理的。
为了预测地球的气候到本世纪末将如何变化,目前研究人员们不得不使用一个广泛的尺度。想想看,这就像相机上的变焦功能,看着远处的山--你可以看到森林,但个别的树却很难看出来,并且由于其中一棵树上的松果太小,即使把图像放大也看不到。对于气候模型,物体越小就越难看到。
龙卷风和造成龙卷风的严重风暴远远低于气候模型所能预测的典型规模。
相反,人们可以做的是看看使龙卷风形成的条件成熟的大规模成分。
严重风暴的两个关键成分是:(1)由温暖、潮湿的空气驱动的能量,它们会促进强大的上升气流,以及(2)改变风速和风向--被称为风切变,这使风暴变得更强和更持久。第三个成分更难确定,它是使风暴形成的触发因素,如一个真正的热天或可能是一个冷锋。如果没有这个成分,并不是每个有利的环境都会导致严重的风暴或龙卷风,但前两个条件仍会使严重的风暴更有可能发生。
通过使用这些成分来描述形成严重风暴和龙卷风的可能性,气候模型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变化的风险。
风暴条件可能如何变化
美国的气候模型预测表明,等到21世纪末,严重风暴的有利成分的总体可能性将增加。主要原因是气温变暖及大气中水分的增加,这些都增加了强烈上升气流的可能性。
全球气温的上升正在推动我们传统上认为很少产生恶劣天气的季节发生重大变化。秋季、冬季和早春暖湿空气的强劲增长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日子拥有有利的严重雷暴环境--而当这些风暴发生时它们有可能具有更大的强度。
研究展示频率和强度的情况
在较小的区域,研究人员们可以模拟这些未来气候下的雷暴,这使得人们更接近于回答是否会形成严重风暴这样的问题。一些研究已经模拟了强烈风暴频率的变化从而能更好地了解环境的这种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证据,即在较冷的季节,条件更有利于严重的风暴,而夏季形成风暴的可能性则正在减少。
对于龙卷风,事情则变得更加棘手。即使在对第二天的预测准确无误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龙卷风就会形成。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产生的风暴中只有一小部分会产生龙卷风。
一些模拟已经探索了如果龙卷风爆发或产生龙卷风的风暴发生在不同的全球变暖水平上会发生什么。预测表明,尽管加强的程度比我们从可用能量的增加中可能预期的要小,但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更强的、会产生龙卷风的风暴可能会有更高的发生几率。
气候变暖1度的影响
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严重风暴和龙卷风的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主要是在美国。并非全球所有地区都会以同样的速度看到严重风暴环境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Allen及其同事发现,严重风暴环境的增长速度在北半球将更大且在高纬度地区增长更多。在美国,Allen他们的研究表明,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春季、秋季和冬季的有利环境就可能增加14-25%,其中冬季的增幅更大。这主要是由温度升高导致的可用能量增加所驱动。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是指的有利环境不一定就是龙卷风。
这对12月的龙卷风有什么意义?
要回答气候变化是否影响了2021年12月爆发的龙卷风的可能性或强度仍很难将任何像这样的单一事件归因于气候变化。像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这样的短期影响因素也可能会让情况复杂化。
当然,有一些信号指向了一个更暴风雨的未来,但这对龙卷风的表现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领域。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6611.html
美国营养学家:滥用酒精、含糖饮料和咖啡会导致脑损伤和认知障碍
美国营养学家:滥用酒精、含糖饮料和咖啡会导致脑损伤和认知障碍
据俄罗斯卫星网:门户网站“Eat This, Not That!”援引美国营养学家的话报道,滥用酒精、含糖饮料和咖啡会导致脑损伤和认知障碍。专家警告称,“大量酒精会迅速杀死大脑神经元,因此经常饮酒会严重损害它。”
不滥用咖啡同样非常重要。少量的 *** 对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但过量摄入会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每天喝六杯以上 *** 会导致大脑萎缩和引发老年痴呆。高糖饮料也会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此前已有报道称,糖会对大脑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而高糖饮料会破坏大脑。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每天喝一两杯含糖饮料,他的大脑会老5.8 岁,如果超过两杯 ,会老11 岁。全世界每年都会出现1000 万新的老年痴呆病例。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6881.html
美国宇航局(NASA):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期限延长至2030年
美国宇航局(NASA):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期限延长至2030年
据cnBeta:The Verge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周五宣布,美国将继续与其他国家的太空计划合作,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期限延长至2030年。这将允许在2020年代末不间断地过渡到计划中的商业空间站。
美国和国际伙伴已经承诺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资金至少到2024年。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在去年5月告诉The Verge,他希望国际空间站继续运行至2030年。
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在2018年受到质疑,当时特朗普 *** 的预算提案草案计划在2025年结束对国际空间站的支持。最近,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已经威胁到在国际空间站上共同工作所需的合作。11月,俄罗斯的一次反卫星试验在地球轨道上产生了一个危险的碎片云。
纳尔逊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是,美国将继续领导世界发展国际联盟,为和平和负责任地使用太空建立规则和规范。”
相关报道:2030年退役:美国 *** 希望再延长国际空间站运营寿命6年
据网易科技(小小):外媒报道,美国 *** 在新年前夕向美国宇航局(NASA)发出指示,希望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营寿命在原有基础上再延长六年,直到2030年退役。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已经接到拜登 *** 的指示,希望与该机构的合作伙伴,包括欧洲航天局(ESA)、加拿大航天局(C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俄罗斯航天局Rosco *** os合作,使国际空间站能够运营至2030年。
纳尔逊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五发布在NASA网站上的声明中说:“我很高兴拜登 *** 承诺在2030年之前继续支持国际空间站的运营。这个轨道前哨是和平国际科学合作的灯塔,20多年来为造福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科学、教育和技术成就。”
此前的计划是让国际空间站运营到2024年,NASA也始终在想方设法将空间站的日常运营移交给商业实体,以便腾出资金用于“阿尔忒弥斯”(Artemis)载人月球探测计划。
纳尔逊说:“美国继续参与国际空间站将增强创新和竞争力,并推进必要的研究和技术,以便根据阿尔忒弥斯计划将之一位女性和之一位有色人种送上月球,并为将首批人类送上火星铺平道路。”
国际空间站延长运营还将提供更多时间,以确保将低地轨道研究和商业活动从国际空间站无缝转移到新的私人空间站。NASA最近与多家公司达成协议,开发商业空间站。它可以作为自由飞行平台,也可以作为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前的临时扩建设施。
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21年来始终是一系列太空探险人员的家园。作为微重力实验室,空间站已经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4200多名研究人员并支持了3000多项研究调查。近110个国家和地区人员参加了空间站上的活动,其中包括每年超过150万名学生参加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推广活动。
欧洲航天局此前曾表示支持将国际空间站运营延长到2030年,JAXA已经证明,其Kibo实验室和相关组件有能力继续支持空间站运行。但Rosco *** os提议在2025年退出合作,以全力部署自己的空间站。不过,俄罗斯最近在国际空间站增加了新的多功能实验室模块(Nauka)和新的对接端口(Prichal)。
此外,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在更现实的问题上日益紧张,尽管空间站合作伙伴关系在过去也经受住了类似的考验。在白宫发出指示之前,美国国会曾考虑立法将空间站的使用延续到2030年。众议院和参议院提出的法案都获得了两党的支持,但没有投票通过。
纳尔逊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活跃在太空中,美国在不断发展的国际联盟以及为和平、负责任地利用太空制定规则和规范方面继续引领世界,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尽管美国等多个国家支持让空间站继续运行,但目前还不清楚该设施本身是否会持续那么长时间。国际空间站已经发生了泄漏,而且由于错误的推进器点火,这个轨道前哨的姿态已经数次失控。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6451.html
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空局(ESA)合作开发新的金星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空局(ESA)合作开发新的金星探测器
据cnBeta: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空局(ESA)正在合作开发一个新的金星探测器,EnVision将作为三个航天器的一部分,前往我们遥远的太阳系邻居,以解开前所未有的洞察力。欧空局今天宣布EnVision获得了绿灯,新的金星轨道器将携带NASA的合成孔径雷达。
该仪器被称为VenSAR,旨在对该星球的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测量。这将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对以前测绘的更新,NASA的“麦哲伦”号任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进行了测绘。
“麦哲伦”号于1990年中期抵达金星,然后在轨道上停留了四年多,对金星表面进行测绘。最后,该行星98%的面积都以100米或更高的分辨率成像,包括对某些部分的多次飞越。然而,四年的时间根本不足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金星的表面特征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这就是新的VenSAR和EnVision探测器出现的地方。NASA解释说:“重复的观测和麦哲伦号拍摄的图像进行比较,使行星科学家有机会在多个时间尺度上检测火山、构造和地貌的变化,其分辨率可以达到单个滑坡的水平。”
NASA和ESA的总体目标是试图了解为什么金星和地球的进化方式如此不同。正如ESA所解释的,“它不是像地球那样的宜居世界,而是有一个有毒的大气层,被富含 *** 的厚厚的云层所笼罩。”
仍然有很多秘密需要解开。目前还不清楚金星是否仍有地质活动,或者它是否曾经有海洋,或者是否可以维持任何形式的生命。除了VenSAR之外,ESA还将为探测器配备一个探测仪,以详细了解地下分层情况,并配备光谱仪,检查金星的大气和表面。另一个仪器将探索其内部结构和重力场,以及其他东西。
使这一宣布特别特别的是,EnVision并不是最近唯一获得批准的金星调查任务。NASA确认它将在本月早些时候进行DAVINCI+(金星深层大气惰性气体、化学和成像调查)和VERITAS(金星发射率、无线电科学、InSAR、地形学和光谱学),这两项任务预计将在2028-2030年的时间框架内发射。
这三个探测器将同时提供地球太空任务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丰富的金星数据缓存。
EnVision计划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射,最早可能的发射机会在2031年。ESA表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还有2032年和2033年的选择。在发射之后,它将需要大约15个月的时间来到达金星,然后再花16个月的时间通过空气制动实现轨道环化。此后,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EnVision将每92分钟绕金星一周,高度在137至336英里之间。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2/3196026.html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探测器使科学家能够测量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厚度和组成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探测器使科学家能够测量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厚度和组成
据cnBeta: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提供了了解红色星球内部深处的细节。通过在过去两年中监测 “火星地震”,该探测器使科学家能够测量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厚度和组成,揭示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情况。
尽管“洞察号”在其两年的任务中迄今已探测到733次火星地震,但新研究侧重于其中的35次地震,所有的震级都在3.0和4.0级之间。这意味着它们构成了火星所能提供的最强大的一些地震。超灵敏地震仪使科学家能够发现数百到数千英里外的地震事件。
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地震的数据来测量火星地壳、地幔和内核的深度、大小、结构和组成。这可以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层间转换时的速度变化来完成。
研究小组发现,如果红色星球的地壳有两个子层,它的更大深度约为20公里(12英里),如果有三个子层,则为39公里(24英里)。无论怎样,这都比预期的要薄得多,并表明地壳富含放射性元素。
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可能延伸到600公里(373英里)深处。这比地球的要深得多,但是它符合火星有一个大大陆板块的模型。有趣的是,火星地幔似乎是由类似于地球上层地幔的矿物组成的,但是它没有一个单独的下层地幔。
更深的地方是地核,现在研究人员已证实它是完全液态的,与地球不同。研究小组估计,火星核心的半径约为1,830公里(1,137英里),这使得它的大小约为地球的一半,但仍比预期的大200公里(124英里)。由于它大得多,它的密度较小,现在被认为含有较大比例的较轻元素,如硫、氧、碳和氢。
科学家们说,对于“洞察号”迄今为止收集的数据,还有很多分析要做,还有18个月的数据收集工作要做。该团队希望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检测到更大的地震。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
相关报道:“洞察号”地震数据揭示火星地壳厚度和结构
据中国科学报(冯维维):行星的地壳见证了其形成和演化历史,但科研人员还未对火星地壳厚度进行过具体测量。研究人员利用火星地震记录和周围波场确定了“洞察号”登陆点下方地壳的结构。
通过分析在地下界面反射和转换的地震相,研究人员发现观测结果与模型相符,火星地壳至少有两个界面,也可能有3个界面。如果第二个界面为地壳边界,那火星地壳厚度为20±5公里;如果第三个界面为地壳边界,那么火星地壳厚度则为39±8公里。
全球重力和地形图允许对整个火星进行这种点测量,显示其地壳的平均厚度在24到72公里之间。独立的体积组成和地球动力学约束表明,较厚的模型与观测到的浅层地壳产热元素的丰度一致,而较薄的模型则需要在深度上有更浓的元素丰度。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4805.html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着陆器又记录到两次“火星地震”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着陆器又记录到两次“火星地震”
据cnBeta:外媒报道,火星可能不像地球那样有构造板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颗红色星球不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地震。美国宇航局(NASA)的“洞察号”(InSight)着陆器在被认为是地震活动热点的地方又记录了两次地震。所谓的“火星地震”是最近在Cerberus Fossae发现的,这个地方此前也曾发生地震事件。
NASA早在2020年年初就首次讨论过这些地震,曾用InSight的地震仪记录了3.6级和3.5级的活动。被称为“内部结构地震实验”(SEIS)的仪器灵敏度很高,这本身就造成了一些问题。
InSight为SEIS设计了一个圆顶罩,目的是为了防止它受到风和其他非地震活动引起的振动的环境原因的影响。然而,即使这样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在火星的冬天,红色星球上有足够的风,有效地淹没了任何更细微的读数。因此,InSight根本无法探测到地震。
火星上的地震可能会像地球上的地震仪一样,在仪器上记录下来,但其原因其实非常不同。在我们的星球上,地震是构造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的变化引起的。不过,火星缺乏板块,但它确实有火山活动的区域,能够产生自己的地震。
虽然InSight在火星期间记录了500多起此类事件的证据,但这四起事件在数据中是与众不同的。它们是NASA所掌握的最清晰的数据,新的3.3级和3.1级的结果为Cerberus Fossae是火星上地震活动热点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它们还有助于解开这些地震与我们更熟悉的地震相似和不同的细节。
“在任务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火星地震,”负责SEIS的法国巴黎环球物理研究所的Taichi Kawamura谈到新发现时说,“一种更像‘月球’,另一种则更像‘地球’。” 科学家说,这四个清晰的读数更像地球。
在记录火星地震时,风并不是InSight的唯一“敌人”。事实证明,SEIS本身的布线可能是失真的来源,连接仪器和着陆器的系留电缆会随着火星的温度在昼夜间的剧烈波动而膨胀和收缩。据推测,这就是导致数据中出现爆音甚至峰值的原因。
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InSight一直在用机械臂在处理SEIS的圆顶罩上的土壤。这是一种临时措施,希望火星上的土壤能更好地隔离电缆。不过接下来,NASA计划将链接完全掩埋,进行更长久的修复。
相关报道:NASA:“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上又记录到两次较强震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4月2日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1日发布消息表示,“洞察”号探测器又记录到火星两次火星震,强度达到3.3级。
消息显示,探测器3月早期在科柏洛斯槽沟(Cerberus Fossae)地带“感受到”两次强震,分别为3.3级和3.1级,直至现在才对外公布。
NASA称:“3月7日和18日(再次)纪录到的震动说明,科柏洛斯槽沟是火星的地震活跃带。”此前这一地区已经纪录到500多次震动,两次强度更大的震动分别为3.5级和3.6级。
这两次新的火星震是在一系列同类强震之后的近一个地球年(一个火星年相当于两个地球年)之后纪录到的。学者推测,正是在火星北方的夏季风变小了,地震仪才能更容易地“听到”火星表面之下的震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8年5月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同年11月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着陆。探测器携带了地震仪和热流探头等可科学仪器。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5494.html
美国宇航局“露西”号将是之一个研究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太空任务
美国宇航局“露西”号将是之一个研究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太空任务
据cnBeta:特洛伊小行星群(Trojan)被认为是太阳系 40 多亿年前诞生时的时间胶囊,保留了形成外行星原始物质的残留物。美国宇航局的“露西”号将是之一个研究特洛伊人的太空任务。“露西”(Lucy)计划于 2021 年 10 月发射,然后在地球引力的推动下进行 12 年的旅程。
该任务的名称来自于人类祖先的化石(被发现者称为“露西”),其骨骼为人类的进化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同样地,露西任务将彻底改变我们对行星起源和太阳系形成的认识。“露西”计划前往八个不同的小行星,一个主带小行星和七个特洛伊小行星,其中四个是“two-for-the-price-of-one”双星系统的成员。
露西的复杂路径将把它带到两个特洛伊小行星群,让我们之一次近距离观察小行星群中所有三种主要类型的天体(所谓的C型、P型和D型)。
在 2021 年 10 月发射之后,“露西”在遇到特洛伊木马目标之前有两次接近地球的飞行。在 L4 云层中,“露西”将在 2027-2028 年飞过(3548)Eurybates(白色)及其卫星,(15094)Polymele(粉色),(11351)Leucus(红色)和(21900)Orus(红色)。
在再次潜过地球之后,“露西”将在2033年访问L5云,并遇到(617)Patroclus-Menoetius双星(粉红色)。作为奖励,2025年,在前往L4的途中,“露西”飞过一颗小型主带小行星(52246)Donaldjohanson(白色),以露西化石的发现者命名。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6444.html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最新技术让科学家可透过人工智能AI系统分析野生动物图像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最新技术让科学家可透过人工智能AI系统分析野生动物图像
据东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周日(20日)公布一项最新技术指,让科学家可透过人工智能(AI)系统分析野生动物的图像,以辨识个别动物身份及其种群生活状况,方便追踪及收集濒危物种讯息。
俄亥俄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转化数据分析研究所所长伯杰-沃尔夫博士(Dr. Tanya Berger-Wolf),在美国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公布上述消息。这个名为“荒野之书”(Wildbook)的人工智能系统,能透过班点、疤痕或背鳍形状等微小特征,认出个别生物是否正被追踪研究的个体。
该技术意味任何人只要社交网上分享旅游时拍到的野生动物照片,就等于协助学者进行监测和保育工作。目前“荒野之书”已收集200多万张相片,其中包括已识别的6万条鲸鱼和海豚照片,将有助保护濒临灭绝动物。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6771.html
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光电射频天线模组成功将电力从太空发射回地球
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光电射频天线模组,成功将电力从太空发射回地球。示意图。照片来源:SpaceX/pexels
据环境资讯中心(姜唯 编译;林大利 审校):《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报导,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光电射频天线模组(Photovoltaic Radiofrequency Antenna Module, PRAM),也就是能够将电力从太空发射到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太阳能模组,已经实测成功。
PRAM透过微波 将能量迅速传回地球
此模组目前只有披萨盒大小,但规模扩大后,可以透过微波将大量干净再生能源发送到地球。
去年美国空军悄悄用X-37B太空飞机将此模组升空。它能保留透不过地球大气层的日光能量,以地面太阳能模组做不到的方式利用太阳能。
共同开发者保罗.贾菲(Paul Jaffe)博士向CNN表示:「正因如此,在太空中可以获得更多阳光。下一个合理步骤是将其面积放大,以收集更多的阳光转换为微波。」
目前的规模只能吸收,并向地球传输大约10瓦的能量,仅足以供电行动电子设备。但若成功扩大规模,该技术可以为全球偏远地区提供大量电力,并分担都会区过载电网的压力。该系统还可以用于因应紧急情况或自然灾害。
PRAM仍待改良 2030年预计释出更多太空太阳能技术
贾菲博士说:「相对于其他能源,太阳能卫星的独特优势是可传输到全球。」贾菲于2013年首次撰写了有关透过微波从太空传输能量的论文,「短短一秒内就能将电力发送到芝加哥、伦敦或巴西利亚。」
要实现这个情境,需要1公里宽的太空天线,而在目前的商业太空活动中,这样的设备成本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但是,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Blue Origin和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等民间公司也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表示成本正在迅速下降,有机会提高PRAM系统未来的可行性。
实验的结果发表在《IEEE微波期刊》(IEEE Journal of Microwaves)上。其中提到能量发射技术最广泛的应用是,「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能,连续传输到地球」。
2023年预计将有多次的试射活动,目的在展示太空太阳能的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独立报》(2021年2月24日),Solar power satellites that could beam energy to anywhere on Earth successfully tested by Pentagon scientists
本文转载自「环境资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资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9/3194872.html
美国航天局宣布其Psyche金属小行星航天器到达一个关键的任务里程碑
美国航天局宣布其Psyche金属小行星航天器到达一个关键的任务里程碑
据cnBeta:美国航天局宣布,其Psyche航天器已经到达了一个关键的任务里程碑。目前,该航天器距离发射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其任务是探索一颗富含金属的小行星。美国宇航局表示,工作人员将很快开始组装和测试该航天器。
Psyche任务最近的关键里程碑指的是对任务中科学仪器和工程系统的建造进度进行审查。随着里程碑的通过,Psyche获得了进入NASA所谓的生命周期D阶段的许可,这是2022年8月发射前的最后运营阶段。
在达到这一里程碑之前,任务的重点是规划、设计和建造航天器的主体及其太阳能电力推进系统。任务还集中在科学仪器、电子器件和动力子系统的开发上。随着对系统的审查完成,组件可以交付给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在那里,每个组件将被测试、组装和集成。
Lindy Elkins-Tanton是Psyche任务的主要研究者,他指出,这是最后的阶段,所有的“拼图”都会组合在一起,航天器也会装上火箭。太空船将探索的富含金属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这些天体共同围绕太阳运行。
虽然大多数小行星都是由岩石或冰组成,但科学家认为Psyche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可能是一颗失去外层的早期行星的心脏。这颗小行星的名字叫16 Psyche,宽约140英里。天文学家认为,Psyche可以为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形成过程提供宝贵的见解。航天器将使用磁力计来探测潜在的磁场,如果小行星有磁场,将有力地表明它是早期行星的核心。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9/3193481.html
美国火星学会会长罗伯特·祖布林认为2100年前火星将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美国火星学会会长罗伯特·祖布林认为2100年前火星将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2月21日电,美国火星学会会长、火星研究爱好者兼工程师罗伯特·祖布林认为,2030年前,人类将在火星上常驻,可以指望2100年前那里将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18日,2020年7月从地球发射升空的最新型美国“毅力(Perseverance)”号火星车登陆火星。“毅力”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火星表面发射的第五辆火星车。同时,“好奇”号火星车现在仍继续在火星上工作。目前让人类在火星上存在仍然是个科学幻想,这个星球距离我们太遥远,而且存在许多谜团。
SpaceX公司所有者、商人马斯克(Elon Musk)先前宣布2026年前开始载人飞往火星的目标,但祖布林称,这一计划将进行调整。 他强调:“很可能要等到2030年。2026年或2028年,他大概能将载有货物或机器人任务的星际飞船(Starship)运送到火星,并开始自动建造基地。在将人员运送到那里之前,我们需要动力装置、从火星氧气和水中生产燃料的系统。”
他认为,马斯克2050年前将百万地球人送往火星的计划“雄心勃勃”。他说: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前发送1000人,他们将在火星上打造工农业生产能力,从而有机会支持更多人的活动。飞往火星以及在火星上出生的人越多,我们会扩展得越快。 2070年前我们将建成城市,并在2100年前把它发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6824.html
美国加州消耗了从亚马逊盆地西部雨林开采的大部分石油 加剧气候危机危害原住民社区
研究发现,厄瓜多热带雨林中开采的石油,约有一半成为加州大企业的燃料。照片来源:Ministry of Environment, Ecuador(CC BY-NC-ND 2.0)
加州今年约有250万英亩的土地被烧毁,接近过去五年平均的两倍。照片来源:loren chipman(CC BY-NC 2.0)
据环境资讯中心(姜唯 编译;林大利 审校):英国独立报报导,美国加州消耗了从亚马逊盆地西部雨林开采的大部分石油,加剧气候危机并造成严重的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特别是对原民社区。
前三大使用亚马逊石油的公司 都来自加州
来自供应链研究公司Stand.earth和非 *** 组织Amazon Watch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厄瓜多热带雨林中开采的石油,约有一半成为加州大企业的燃料。研究发现,去年加州使用的每9加仑燃料,就有1加仑来自亚马逊地区。
每年从亚马逊西部出口的原油中,约有90%来自厄瓜多,2/3经管线运往美国。研究发现,使用亚马逊石油的前三大公司──马拉松(27%)、瓦莱罗能源(22%)和雪佛龙(17%)──都位于加州。
研究人员说:「雪佛龙的角色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间公司与在亚马逊和加州的一些石油业的不良纪录多有关系。」
「雪佛龙已花费近20亿美元来因应法院下达的命令、支付其在厄瓜多应负责的95亿美元清理和社区赔偿费用。」
环境组织声称,数百个露天油井仍在排放进入该地区的供水系统,影响当地社区、森林和河流。
雪佛龙则声明指出:「厄瓜多对雪佛龙的指控是错误的。美国和国际法院,包括位于海牙的仲裁庭,已经确定厄瓜多对雪佛龙公司的判决是欺诈,是原告律师行贿、勒索、伪造证据和其他违法行为的产物。」
亚马逊西部保存原始景观 反遭企业觊觎
亚马逊西部,包括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和巴西西部的部分地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超过60万名原住民,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后一些自愿遗世独立生活的社群。
与巴西东部亚马逊地区不同,西部地区大部分完好无损。但数百万公顷土地面临着工业开发随时入侵的威胁,因为这里的原始景观之下,有庞大的未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储备。
热带雨林是对抗气候危机的天然盟友。古老的树木储存碳,减轻全球暖化。
根据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INPE)的资料,在巴西,2020年至2021年间失去了1万3235平方公里的亚马逊雨林,一年内森林流失增加了22%,是15年来的更高水准。
今年稍早,研究人员发现,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碳汇的亚马逊地区,2010年至2019年间排碳量竟比储存的碳高出近1/5。
加州饱受极端气候影响 仍严重依赖化石燃料
加州被认为是因应气候危机的进步代表。它计画2035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车,2045年停止石油生产。
加州民主党州长盖文.纽瑟姆(Gavin Newsom)还提议禁止在距离学校和家庭3200英尺范围内新建油井,遭到石油业的强烈反对。超过200万加州人生活在油气井周边,研究显示这会增加出生缺陷、呼吸系统问题和其他健康方面风险。
加州已经饱受气候危机影响。 2020年野火发生次数破纪录,今年约有250万英亩的土地被烧毁,接近过去五年平均的两倍。根据州消防机构Cal Fire的资料,火灾季节的长度也增加了75天。
但加州本身就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且仍然严重依赖化石燃料。
Stand. earth和Amazon Watch的研究发现包括:
1.洛杉矶和旧金山国际机场主要的航空公司消耗了来自亚马逊1.23亿加仑飞机燃料,尤其洛杉矶国际机场消耗的亚马逊石油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机场都多──平均每6加仑就有1加仑来自亚马逊
2.2019年加州主要石油公司出售了19亿加仑来自亚马逊的天然气和柴油
3.2020年,大型超市为其车队和零售加油站消耗了4300万加仑来自亚马逊的柴油和天然气。
森林流失、原油管线破裂 使原民遭遇生存危机
为了满足美国的高需求,厄瓜多 *** 准备将石油产量增加一倍,这可能会使还未受破坏的热带雨林因道路和基础设施而支离破碎。研究人员还指出,厄瓜多亚马逊地区的石油钻探与森林流失之间有密切关系。
森林流失、土地使用变化和企业在亚马逊的殖民,威胁着原民社区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报告指出,原油是通过管线从亚马逊输送到安地斯山脉,再到太平洋海岸,而这些管线长期以来多有破裂和泄漏纪录。 2020年4月,管线破裂污染了厄瓜多亚马逊地区数百英里的两条主要河流,并影响了数万依靠这些河流生存的原住民。
报告称,在厄瓜多的亚苏尼国家公园,原住民族瓦奥拉尼人的传统领地上,有八个石油区块,计画钻探600多口新井,这对厄瓜多最后一个与世隔绝的原住民族Tagaeri和Taromenane构成了种族灭绝威胁。
厄瓜多的全国和亚马逊原民联合会、瓦欧拉尼人以及民间社团最近对 *** 提起诉讼,称石油扩张是「死亡政策」。
参考资料:《独立报》(2021年12月3日),California is largest consumer of oil being drilled in the Amazon
本文转载自「环境资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资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6704.html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全球首宗将猪心移植至人类体内的成功个案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全球首宗将猪心移植至人类体内的成功个案
据东网: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周一(10日)宣布,近日成功将一颗猪心移植到一名末期心脏病男患者体内,他在手术3天后恢复状态良好,也是全球首宗将猪心移植至人类体内为患者续命的成功个案。
过往动物器官移植至人体的实验因细胞内的糖导致器官排斥反应,今次手术则采取已移除这种糖的基因改造猪心。医学中心发声明指,团队上周五(7日)为57岁的贝内特(David Bennett)进行7小时的猪心移植手术,他的身体在完成手术后没有出现移植排斥反应,周一已可自行呼吸,仍需卧床监测6周。
性命垂危的贝内特因不符合人体器官移植资格,一直需要透过仪器维持生命。他在手术前夕表示,虽然明白手术有风险,但今次是他生存的最后机会,所以孤注一掷。外科医生格里菲思(Bartley Griffith)指,手术象征解决器官移植供应短缺问题迈进一步。
全球器官移植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单是美国每天有17人在等候器管捐赠期间死亡,有超过10万人在轮候名单上。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6429.html
美国年轻建筑设计师设计出名为Genesis v.2的未来火星房屋 依附在陨石坑建成
美国年轻建筑设计师设计出名为Genesis v.2的未来火星房屋 依附在陨石坑建成
据东网:火星被视为地球人未来移居地,3名美国的年轻建筑设计师早前就设计出名为Genesis v.2的未来火星房屋,主要依附在星球地表的陨石坑建成。
房屋外形如冬甩,能把居住区藏至地表下,防止居民暴露在过多的宇宙射线中。设计更可调整和重新定位,如果人口增加,只需扩建环的半径以容纳更多单位。如有必要,中央生产和循环塔也可搬到另一个可支撑更大型环状基地的火山口。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2/3194322.html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