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元是什么?

地鳖(ground beetle )别名: 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也叫蜇虫(zhèchóng),通称土鳖。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 (Steleophaga plancyi ) 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10

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地鳖

别称

地鳖虫、土鳖、过街

鳖蠊科

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

目录

1基本概述

2生活习性

3食性及药用

4地鳖捕捉

5地鳖的饲养

6生存环境

7天敌防范

8地鳖传说

9土鳖趣谈

基本概述折叠编辑本段

地鳖

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 3~3 cm,宽1. 2~2. 4cm,前端较雀配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 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 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 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冀地鳖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地鳖(dì biē)是蜚蠊目,鳖蠊科昆虫的雌成虫。不完全变态。通称地鳖虫、土鳖虫、土元。药用地鳖虫有三种:中华地鳖(中药名苏土元)、冀地鳖(中药名大土元)、东方后片蠊(中药名金边大土元)。过去只靠人工采集,不能满足需要,现已人工饲养成功。具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用于闭经、产后瘀阻、症瘕等症。亦可用于骨折损伤、瘀滞疼痛、腰部扭伤等症。

有过多年养殖土元的薪华农业实践证明,人工养殖地鳖虫是一项成本低,收益高、管理方便,设备简单,食料广泛,繁殖力强,适应性广,不与粮棉争地,不同作物争肥,利国利己的副业项目,集体、家庭和个人都可饲养,很有发展前途。而且具有适应力强,养殖成本较低,易饲养,生长快等优点,所以深得特种养殖户们的钟爱[1]。

生活习性折叠编辑本段

地鳖

地鳖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怕阳光,白天潜伏,夜晚活动,生长最适温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会引起成虫和幼虫的大量死亡,下降到8℃就停止活动,进入休眠期。土鳖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虫从幼虫到长出翅膀,约需8个月,雌虫无翅,成熟约需9―11个月。雄虫交尾后5―7天死亡。雌虫交尾后一周即可产卵,且一次交尾终生产卵。人工饲养的地鳖主要为中华地鳖(Bupo1yphagasinensisWalker),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地鳖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历时约需一半至两年半。在中国南方地区,每年4月上、中旬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时,开始出土活动到11月中下旬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逐渐入上停止活动,进行越冬。除雄成虫外,其他各虫态均能越冬。雌虫的产卵期从5月上旬起至11月中旬止,以6~9月为产卵盛期,6月底、7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凡是8月中旬以前产的卵,当年11月中旬都可以孵化,8月下旬至越冬前产的卵要到翌年6月下旬或7月上旬才开始孵化。雄若虫生长发育期约280~320天,雌若虫约500天左右。地鳖生长发育、产卵繁殖的速度,与温度、湿度、食物等有密切关系,它的活动适宜温度在袭岁宏15~35℃之间,最适为25~35℃,如果低于0℃或高于38℃,就会引起成虫、若虫大量死亡。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80%。雌虫交尾一次就能陆续产卵,未经交尾的虽亦能产卵,但不能孵化。雌虫交拍册尾后7天左右产卵,以后每隔4~6天产卵一次,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鞘30~40块。气温在26℃时卵需经两个月孵化,30~35℃时一个月左右即可孵化。初孵若虫白色,形如臭虫,8~12天后脱之一次皮,脱皮时不食不动呈假死状,经1~2天后恢复活动,以后每隔25大左右脱皮一次,一般雄虫一生脱皮7~9次,雌虫一生脱皮9~11次,长大力成虫。地鳖

地鳖虫多生活于阴湿的松土中,怕阳光,常见于潮湿温暖和富有腐植质的红苕窖、地窑、灶脚、仓脚及墙脚的松土内,柴草堆、猪圈、牛棚马厩近旁的松上中,白天入土潜伏,夜晚出来活动、觅食或交尾。雌雄虫的区别为胸背部3条横纹的第2、3条弧成月牙形,弧角700左右的是雌虫,弧角400左右的是雄虫;腹部有4条横纹的是雌虫,6条的是雄虫;腹末端尾须之间有一条横纹连结的为雄虫,横纹离尾须较远的为雌虫;爬行时,雄虫六足竖起,姿态较高,雌虫六足伏地,姿态较低。在饲养过程中,务必根据上述特征来鉴别雌、雄若虫,以利雌雄成虫的搭配、交尾和杀雄。

2土元是什么?

土元是昆虫类小动物。别名地鳖虫、地乌龟、簸箕虫、土鳖、土鳖虫、蛰虫等。现代中医药典称"土鳖虫",性寒,有微毒。具有化淤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主治关节炎,腰腿跌打损伤,闭径等症。现代医学证明对白血病,癌症等也有一定疗效。与土元配全的中成药达到200多种。 土元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怕阳光,白天潜伏,夜晚活动,生长最适温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会引起成虫和若虫的大量死亡,下降到8℃就停止活动,进入休眠期。 土元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虫从若虫到长出翅膀,约需8个月,雌虫无翅,成熟约需9~11个月。雄虫交尾后5~7天死亡。雌虫交尾后一周即可产卵,且一次交尾终生产卵。 土元的食物来源广,是杂食性的昆虫,喜欢青草类等等的食物。大家要是有什么不懂得可以直接咨询我们技术部找老吴。 土元,即是土鳖。地鳖别名: 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也叫蜇虫,通称土鳖。鳖蠊科昆虫地鳖 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地鳖(土元、地鳖虫) 地鳖-药用 ▲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中药功用::(1)下瘀血,消症瘕,疗折伤: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及症瘕肿块。 (2)散瘀止痛:用于血瘀引起的肝脾肿痛及腰肌劳损、扭伤。 ▲用法与用量:3~9克。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3土元的养殖 ***

土元的价格由2004年春季从36元升为40元,清水优质品价格升至45-48元,由于药厂积极吸纳土元为生产投料,拉动市价上升,清水品在2005年春又升为50-55元,一直运行至今。 土元 土元,又叫地鳖虫、土鳖虫等,其性寒、味咸、有毒,具有催乳、化淤止痛等功能,是重要的中药材。人工饲养土元,是一项成本低,收益大的家庭副业,现将其养殖及加工技术作以简介。 一、建饲养坑 长3.5米、宽0.5米的面积,可建坑5座,每座中间用水泥板隔成5层,共25个坑,每个坑面积0.33平方米,坑内放土,饲养坑后面要有靠墙。饲养土可用沙土、粘土或壤土。土壤碎后,掺入少量草木灰,使之含水量达到20%左右。1~4龄若虫饲养土不超过6.7厘米,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以10厘米为宜。 二、饲料 精料以麸皮、米糠为好;粗饲料以臭椿树叶、榆树叶为好,各种青草、菜叶、果皮等也可。1~4龄若虫,可在饲养土表面放些干土,将精料撒在上面。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可在饲养土表面撒1层3.3厘米厚的稻壳,然后撒上精、青料。 三、饲养管理 土元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极限可饲养9千克。因其有吃卵的习性,故密度不能过高。6~9月份,每日喂食,以早晨饲喂为好,其他月份可隔日喂1次。蜕皮时,要少喂或不喂精料。饲养坑内要黑暗,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各留长度均为3.3厘米的小孔通气即可。温度高于38℃时,打开坑门降温。冬、春低温季节可人工加温饲养,不让土元冬眠,这样1年能出两次商品虫。人工加温,温度保持在27~32℃即可。 四、人工繁殖 土元要经产卵、若虫、成虫才能完成1个世代。雄虫成熟约需8个月;雌虫成熟需9~11个月。6~10月为交尾期,雌虫交尾后1周产卵。人工卵化时,将一陶钵放入大铝锅内,然后将卵块和孵化用泥拌匀,放入钵内。锅与钵之间加水,给锅加热,使水温保持在32~35℃。40~60天后即可孵出若虫。 五、采收与加工 为了提高商品率,加工时可把雄若虫和雌成虫一样泡晒。雄虫除留种外,都应泡晒加工。雌若虫体重以9~11龄时更高,晒干率可达40%左右;雄若虫8龄时的折干率为30%左右。这时采收经济效益较高。具体时间是8月下旬至越冬前。鲜虫经泡死后洗净晒干,即为成品。

4土元怎么养殖

l、饲养条件。土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中,其适应性很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各地均可饲养。 2、立体工厂化饲养。养土元所用设备比较简单,小规模饲养用塑料盆即可。要想大规模养殖土元,可采取立体多层饲养台的方式。具体 *** 是:在房舍内靠墙处砌砖,每层高度掌握在30-38cm左右,层板更好使用水泥板,每面墙壁可建5-7层饲养台。实践证明,这种饲养台可使室内的温度比平面池高6-10℃,土元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完成一代仅需7个月左右,年产量显著提高。 3、饲料配置。土元属杂食性昆虫,只要猪能吃的都行,如麦麸、米糠、饼粕、青饲料、土豆、蔬菜叶、骨头等,每天晚上投料一次即可。土元最为贪食蚯蚓,可配合养殖。 4、科学管理。人工饲养土元,科学管理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螨虫是饲养土元常见的寄生虫,防治 *** 可用三氯杀螨砜和20%螨卵酯粉剂,用1:400倍稀释液拌入饲养土内;亦可通过及时更换饲养土或用油条、骨头、南瓜花作诱饵的方式来去螨。 幼虫的饲养管理 幼虫出壳2天开始吃食,这时可以喂部分麦麸、瓜果及南瓜花、小青菜、南瓜丝,幼虫期间可添加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如:黄豆粉、鸡蛋、牛奶。喂食只要把饲料撒在饲养池表面,温度保持25~43℃。 中虫的饲养管理 中虫管理比较粗放,饲料也无特别要求,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产卵虫的饲养管理 产卵虫要求饲养土加厚12~15厘米,饲料要求青饲料和精饲料配比50%,如果能加一点黄豆粉,或者动物肉类下脚料,增加土元的营养会更好。喂食情况只要到第二天早晨没有多少饲料在土元池表面留下就可以了。饲养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即可,湿度为60%~70%,如果湿度不够,可用无农药污染的喷雾机加湿,要求少量多次。 立体化高密度养殖技术 1、饲养密度与饲养土的厚度 1-4龄地鳖虫一般饲养土的厚度为2-3厘米,随着地鳖虫的生长,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要逐渐增加饲养土厚度。饲养密度与湿度的关系。如密度过小,地鳖虫活动量小容易引起饲养土板结、干湿不均匀,影响其生长(因地鳖虫生长所需水份是靠其自身的体表来吸取的),严重缺水者会死亡。达到一定饲养密度,通过地鳖虫的活动量,就可均恒掌握饲养土的湿度,一般6个月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周期。饲养密度不能过高,一般用手拍击池底,池面会出现波浪似的蠕动状为更高密度。 2、饲养的密度与温度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需种卵0.35kg(出虫率70%-80%),当其生长到4-5龄时,可利用虫体温度来控制饲养室温度(饲养室可按照立体恒温 *** 建造)一般0℃为冬眠期,不需加温;0℃-25℃为不宜生长期;25℃-32℃为最宜生长期;40℃以上为死亡期。 3、饲养密度与经济效益 高密度饲养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可节约能源、开支,提高产量。 4、饲养密度与喂养管理 喂养中,适宜掌握饲养密度,对掌握好喂食量有利,不会出现剩食缺食现象,同时有利于湿度均恒,使地鳖虫蜕皮正常。 病虫防治 主要害虫 养殖池内刮除表层一层土,用筛子筛出(窗纱筛),把土丢掉,如筛子有一点土元可用石灰粉拌一下,再放到土元池内,每天做一遍,5天后基本没有螨虫了。 消毒。清扫地面,取兽用敌百虫片溶于2000倍清洁水中,再用药液喷洒地面进行消毒。 利用土元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在料食板上放置油条和炒过的白糖等,引诱螨虫取食,两小时后取出进行处理,杀死螨虫。如此反复几次,可减轻螨害。如果螨类在饲养池中已大量繁衍,且造成危害,只有更换饲养土。 天敌 土元天敌较多,如:鼠类、蚂蚁、蜘蛛、鸡、鸭、猫……饲养池要密封,防止天敌进入。蜘蛛防治可用吸尘器每星期吸一遍。 农药使用 饲喂土元一定要当心,防止农药污染饲料。蚊香、灭害灵对土元也有致命杀伤力,严禁使用。 采收 中华土元产卵3个月后,产卵盛期已过,饲养池内表面有批量死亡,选择晴好天气,一下采收一大批,用1厘米眼的筛子,把土元从池内连土扒出,把土筛掉,筛出的土元放入开水中烫死,冲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干。如阴雨天要采用烘干的办法,检验土元的干燥,需用手挤压土元腹部,腹部没有软物质为干燥土元,土元的折干率为43%,干燥土元可以出售,质量要求个大、身干、无杂、不霉变。 养殖房结构 水泥板式 养殖房走道一般不低于70,最宽不超过1米,因为咱要踩住这个往上去操作了,管理,你太宽了,就是跨度太大,也不好操作。太窄了咱们这转身了,弄啥也不方便,一般70到1米之间。这种立体养殖,不仅降低了建造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实这也节约了管理的成本。 这种立体养殖的 *** ,就是说一个人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管理400平方的养殖面积,如果要是,原来那种养殖 *** ,就是说一个人只能管理100平方,这样对比一下就是说,400平方可以节省3个人的劳动量。就是说节省3个人的工资,3个人工资,按更低的话,要3万块钱,这3万块钱都是净利润。 石棉瓦式 石棉瓦完全可以代替水泥池下面的预制板。建造成本比水泥池又降了一半,一平方米只需要25元。不仅成本低,而且建造也更加快捷。 之前用的预制板,大概那个板一般3厘米,2.5~3厘米厚,但那个一平方大概,就是说两个人抬起来相当吃力了。过去用水泥预制板,三个人一天也就建造30、40平方米养殖池,现在用石棉瓦差不多一天可以建造100平方米。 要是用塑料盆的话,这2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能养殖50平方米,就是说能养5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但它这个造价,大概就是3000来块钱。要是用水泥池,大概能养100平方米,它那个造价大概是5000块钱左右。后来咱又改进这种石棉瓦的,这个大概也是能养殖100平方米,但是它的造价大概是2500块钱就已经足够了,就是说包括工钱都已经够了。 土元选种 (l)土元良种卵鞘的颜色为褐色或棕褐色,无畸形,粒大饱满,外表光亮有轻微刻纹,手捏卵鞘有弹性,对着阳光或灯下照看,鞘内卵粒清楚可见。捏烂后可看到白色的乳浆。 (2)劣质土元种虫卵表面干瘪或发霉,卵粒僵化不能孵化。捏烂后看不到白色的鲜乳浆,卵粒全部干瘪。表面呈黄绿色的皆为劣质种卵。

5土元的别名是什么?

土元又叫土鳖虫。

土元是中医的叫法,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性有翅,雌性无翅。常在老式土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

怕阳光,白天潜伏,夜晚活动,生长最适温度28~30℃。

生活习性

亳州土元是一种喜欢温暖又能忍耐低温的变温动物。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8~37℃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0~30℃;虫卵发育适宜温度为28~30℃。温度低于15℃,活跃不起来,行动迟缓,随着气温升高至15~37℃,活动便频繁起来,而37℃以上显现出兴奋的状态,在40℃以上生长受到抑制,温度升至45~50℃则会死亡。

而低于15℃潜伏起来不再活动,降至5℃时则停止活动,0℃以下便处于僵硬状态。宿州土元生长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温度为70~75%,土壤湿度为20%左右,湿度过低,生理活动和生土鳖虫。

6土元的死因

地鳖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怕阳光,白天潜伏,夜晚活动,生长最适温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会引起成虫和若虫的大量死亡,下降到8℃就停止活动,进入休眠期。

雄土元之一次交配后,便不断寻找母虫交配,经10-20天后,雄土元自然死亡。母土元体内有数十个卵胎,一次交配后这些卵胎全部受精,交配后7天开始产之一粒卵块,以后每7天产一粒卵。产卵盛期4个月后逐渐老化死亡。

远古以来,土元作为昆虫类小动物天敌较多,能生存繁衍至今也确有其避敌能力,动物天敌有蚂蚁,老鼠,蜘蛛,鸡,鸭,鸟等,以下介绍人工饲养过程中碰到的主要病害,敌害。 1、真菌性肠炎 发病原因:饲养环境过度潮湿,温度不稳定,吃食变质食物。 症状:腹部鼓胀,淡黄色,体表有黑色斑点,爬行缓慢,用手挤压腹部易破,有黄绿色脓水流出。生长缓慢,不交配,不产卵,有部分死亡。 防治 *** :本病以防为主,更换潮湿的饲养土,打开门窗通风,使坑房内空气保持新鲜。不饲喂高蛋白饲料,以粗放型饲料为主,并防止食料霉烂变质,在饲料中添加0.5克土霉素拌入250克麦夫中饲喂。 2、螨虫 螨虫是昆虫类的较大天敌之一,繁殖很快,只有针尖那么大。寄生于土元身体各部位,也寄生于饲养土表面,以吃食麦夫等饲料为主,也吃食病弱的土元。对幼虫危害较大。螨虫的大量产生主要是喂食饲料过多,长期剩食以及饲养土过湿,温度过低引起。 清除螨虫的 *** 如下: (1)、带有螨虫的表层土刮出用窗纱筛过筛。(2)、泡制麦夫抓成1-2厘米直径的小团,白天每平方米分3-5点放置在饲养土表面,螨虫蜂拥而上吃食,过1-2小时后把麦夫团连螨虫抓掉。(3)结合以上 *** 1-2天不投喂饲料,螨虫饥饿而死,土元并不影响生长,并调整好饲养土的湿度。 3、蚁害的防治 蚂蚁无处不有。土元饲养池里也难免,其拖食幼虫较多。 (1)农资或化工门市部有氯丹油和氯丹粉出售,对蚂蚁有驱赶作用。 (2)最新的"蟑蚁净"放置蚂蚁出没的地方,此药是慢性药,蚂蚁会把此药拖入洞穴,2-3天一窝蚂蚁全部杀死。但应防止土元误食。 (3) 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灭杀。

7土元好养殖吗

首先你要了解土元的生活习性,土元是简单易管理的。不需要多大的投资,属本小,力大,见效快省时省力的致富项目。它的食量少食物广泛,喜欢吃米糠,麸皮 厨房下脚料等,一次投食可管三天。土元俗称土鳖虫,簸箕虫,地乌龟等,不仅是名贵中药材,而且是难得的养生珍品,是世纪的黄金产业。土元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品种有中华土元、冀土元、苏土元、金边土元等。其中,中华土元分布广、药用价值高,目前人工饲养的绝大多数为中华土元,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药用土元的主要饲养种类。 以前土元多以野生采集为主,过度的采集已使采集难度加大。采集量的渐减及药用量的渐增,使人工养殖成为必需。近几年,土元价格保持平稳,而市场土元种卵价格下降,让养殖成本降低,为养殖户又增加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土元养殖技术简单,加工也简单,用劳力少,适合城市、乡村人们利用空闲房间作为副业养殖,南北方均可。效益分析:一间房( 20 平方米 )立体养殖投资不过千元。年效益在 7000-8000 元。土元成熟后即可产卵,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形成养殖规模效益更佳。冬天可在室内生炉火或装暖气,土元即可安全过冬,不会受到伤害。

8土元有何药用

土元;土元又名地鳖虫: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 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名 称中文名称: 土鳖虫中文拼音: jin yin hua 拉丁学名: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别 名: 土元,土鳖,山螂,节节虫,地鳖,地乌龟,地蜱虫,地鳖虫,过街,蚂蚁虎,臭虫母,蚵蚾虫,盖子虫,冀地鳖,簸箕虫,土虫,A虫 属 性来 源: 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 药 性: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工 艺: 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作 用主治(功效): 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用 法: 3-9g。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