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江苏、福建、湖南等地。根和叶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功效。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土大黄根及根茎含结合及游离的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衍生物其总量为1.14%,其中结合型0.87%,游离型0.27%,还含有酸模素(musizin)及大量鞣质[1]。根中还含6-O-丙二酰基-β-甲基-D-吡喃葡萄糖甙(6-O-maloynyl-β-methyl-D-glucopyranoside)及阿斯考巴拉酸(ascorbalamic acid)。

2、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根、叶3~5钱(鲜品0.5~1两);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土大黄的临床应用

1、治肺痈:金不换草根一两,捣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镜》)。

2、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3、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5、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6、治痨伤吐血:金不换鲜根连叶七钱至一两,百合三钱,冰糖一两。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7、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金不换五至七钱,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中医药实验研究》)。

土大黄的其它信息

1、土大黄的价格

土大黄的价格约为12元/千克。

2、土大黄的选购 ***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米,绿紫色,有纵沟。根出叶长大,具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宽12~20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心形、全缘,下面有小瘤状突起;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上部渐小,变为苞叶。

3、土大黄的保存 ***

2土大黄的药理作用

煎剂可使小鼠凝血时间显着缩短(毛细管法),应用肝素使凝血时间延长后,再用煎剂仍可使其缩短。小鼠静脉注射依文氏蓝,再于局部皮下注射组织胺,则于注射组织胺之局部不久出现蓝晕,如预先腹腔注射煎剂则可阻断或推迟蓝晕的发生,说明它能使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蟾蜍全身血管灌流试验,表明它可使血营收缩。 主治 土大黄有清热,行瘀,杀虫,解毒。治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烫伤。 ① 汪连仕《采药书》:治吐血。军中箭伤,罨之; ②《纲目拾遗》: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痈肿,止血;愈疥癣,和糖醋捣擦。治肺痈;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无名肿毒,消血热;④《贵州民间方药集》:开胃健脾,补体虚力弱; ⑤《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 用法 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成分】 1治痨伤吐血:金不换鲜根连叶35~50克,百合15克,冰糖50克。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2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金不换25~35克,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中医药实验研究》) 3治肺痈:金不换草根50克,捣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镜》) 4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5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7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25克。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8治脚肿烂及小儿清水疮:土大黄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9治大便秘结:土大黄根5~2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0治汤火伤:土大黄根适量,研末。麻油调敷伤处。(《江西草药》) 11仙人掌和土大黄粉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 *** 取仙人掌两块去刺捣烂,加入土大黄粉20g拌匀,外敷患处,面积应超过红肿边缘,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疗程3天,并发睾丸炎者加服抗生素 【摘录】:《*辞典》功效 土大黄为蓼科植物钝叶酸模的根。钝叶酸模为多年生草本,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土大黄根及根茎呈圆锥形,全体棕红色至棕灰色,顶端有茎基残余及鳞片状、须毛状纤维;根部有分枝,表面具维纹及横长疤痕;质硬,断面黄色,有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入纹。气微,味稍苦。以质硬,断面色黄者为佳。 【土大黄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土大黄食疗作用】: 土大黄味苦、辛、性凉;归肺、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 主治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痄腮,痈疮肿毒,咯血,吐血,衄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便秘,湿疹疥癣。 【土大黄做法指导】: 1. 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 2. 治肺痈。金不换草根50克捣汁酒煎服,三次愈。 3. 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捣碎25克。陈酒煎服。 Rumex daiwooMakino 别名:大黄酸模、红筋大黄、金不换、散血七、土大黄、血丝大黄 Rheum officinaleBaill. 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 别名:大黄、药用大黄、黄良、将军、马蹄大黄、马蹄黄、绵纹、南大黄、生军、四川大黄、唐古特大黄、土大黄、香大黄、药大黄、掌叶大黄、川大黄、川军、大典、特大黄、Chinese rhubarb Rumex acetosaLinn. 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 别名:酸溜溜、酸模、爱日干纳、醋缸、大黄药菜、大山七、地榆、遏蓝菜、遏蓝芽、红酸、红酸模、黄根根、活血连、金不换、九牛子、溜溜酸、莫、莫菜、牛耳大黄、牛舌棵、牛舌条、牛舌头、牛舌头草、牛舌头棵、蛆儿大黄、山菠菜、山大黄、山酸溜、山羊蹄、少捞基、生大青、水黄连、水牛舌头、水乔菜、酸不溜、酸黄、酸鸡溜、酸及溜、酸吉溜、酸吉烟、酸姜、酸浆、酸姜、酸津津、酸模秧、酸母、酸木通、酸树梗、酸酸草、酸汤菜、酸株草、薞芜、田鸡脚、土大黄、小红根、小叶羊蹄、须、癣草、羊蹄根、洋铁叶、野波菜、野菠菜、栆儿红、遏兰菜、咀儿大黄、水荞菜、酸摸、酸膜、小牛舌头、小酸模、羊蹄、野甘蔗、野高粱、garden sorrel Rumex gmeliniiTurcz. ex Ledeb. 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 别名:毛脉酸模、土大黄、乌苏图-爱日干纳、洋铁叶、宽被毛脉酸模 Rumex patientiaLinn. 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 别名:巴天酸模、巴山酸模、菠菜酸模、金不换、牛大黄、牛耳大黄、牛耳酸模、牛舌头棵、牛西西、山荞麦、水大黄、土大黄、乌和日-爱日干纳、羊蹄、羊蹄叶、羊铁叶、洋铁酸模、洋铁叶、针刺酸模、巴天酸膜、巴天酸摩、巴田酸模、菠叶酸模、驴耳朵、牛耳酸膜、羊啼叶、羊铁酸模、洋铁叶酸模、patience dock

3黄黄苗是不是就是土大黄?

你好!你说的黄黄苗就是书上说的蒲公英,也叫婆婆丁,黄花苗,黄花郎,苦蓿。

蒲公英

蒲公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 *** 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是她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强忍着。这事情被她母亲知道了,封建社会,她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姑娘见母亲无端怀疑自己,又羞又急,便横下一条心,趁夜晚偷偷跑出家门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有一渔船上、有一个姓蒲的老人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他们救起了姑娘,慢慢问清楚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小草、洗静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没几天就霍然止愈。姑娘也把花带回家园载种。为了记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

4土大黄的使用价值及禁忌

土大黄学名酸模,别称野菠菜,山大黄、当药、山羊蹄、酸母、南连等。 土大黄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海拔400-4100米的山坡、林缘、沟边、路旁等地。它的适应性很强适,喜阳光,但又较耐荫,较耐寒,土壤酸度适中。 土大黄的主要价值:全草供药用,有凉血、解毒之效;嫩茎及叶可作蔬菜及饲料。 性味:味酸、微苦,性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与作用:泻热通肠、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土大黄有泻热通肠的作用,非常适合实热便秘的患者服用,有助于清除肠热、促进肠道蠕动,将粪便排出体外的作用。 土大黄凉血止血的作用还能够帮助血液快速恢复正常的运行速度、缩短出血时间,可以用于治疗血热引起的衄血、咯血、便血等。另外,土大黄还有解毒、散淤、消肿的作用,筋骨扭伤、跌打损伤的患者可以用土大黄来减轻水肿、促进淤血的消散。将土大黄土研末后用麻油调敷,还可以治疗水火烫伤。 药用时的用法与用量:内服取干品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适宜人群:大便秘结者、肺痨咳血者、跌打损伤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者、身体虚弱者、孕妇、经期女性。 不宜同食:寒凉食物、酸涩食物。 土大黄因其性凉,对胃肠道有一定的 *** ,服药期间不宜吃寒凉的食物,例如西瓜、哈密瓜等,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胃肠不适症状。另外,也不要吃桑葚、茶叶等酸涩食物,这类食物容易影响药物的吸收。 食用 *** :可将适量的土大黄和猪瘦肉切碎后搅拌均匀用来做馅。

5酸模与土大黄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是,形态特征不同、生长习性不同、分布范围不同,具体如下:

一、形态特征不同

1、酸模

根为须根。茎直立,高40-100厘米,具深沟槽,通常不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箭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裂片急尖,全缘或微波状;茎上部叶较小,具短叶柄或无柄;托叶鞘膜质,易破裂。花序狭圆锥状,顶生,分枝稀疏;花单性,雌雄异株,瘦果椭圆形,具3锐棱,两端尖,长约2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6-8月。

2、土大黄

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米,绿紫色,有纵沟。根出叶长大,具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心形、全缘,下面有小瘤状突起;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上部渐小,变为苞雹段叶。圆锥花序,花小,紫绿色至绿色,两性,轮生而作疏总状排列。瘦果卵形,具3棱,茶褐色。种子1粒。花、果期5~7月。

二、生长习性不同

1、酸模

酸模适应性很强适,喜阳光,但又较穗肆耐荫,较耐寒,土壤酸度适中。

2、土大黄

土大黄喜湿润环境,耐寒也耐干旱。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佳。

三、分布范围不同

1、酸模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朝鲜、日本、高加索、哈萨克斯坦源族誉、俄罗斯、欧洲及美洲也有分布。

2、土大黄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大黄

6新鲜的土大黄怎么做菜呀?

土大黄叶子不建议直接生吃或做菜吃。 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拉丁文名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江苏、福建、湖南等地。根和叶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功效。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10月采叶,随用随采。可以水煎服。土大黄叶具有清热、祛风、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痈、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跌打损伤等症状。 常用选方 1、治肺痈:金不换叶七片。捣汁,酒煎服三次,不论口臭吐秽物者皆效。(《百草镜》) 2、治春夏跌打疼痛、风气:金不换叶,捣汁冲酒服。渣加毛脚蟹捣烂敷。如风气,只用渣敷。(《慈航活人书》) 3、治肿毒初起:金不换叶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4、治月经不调:土大黄鲜叶五至七枚,水煎,冲甜酒服。(《湖南药物志》)

7土大黄苷的主要成分

甙元名称为土大黄甙元(Rhaponti-genin, C15 H14 O4),又称土大黄素。 正品大黄中不含土大黄苷,只含有番泻苷。番泻苷具有泻下作用,而土大黄苷不具有泻下作用或泻下作用弱,故以大黄中不得检测出土大黄苷为鉴定大黄真伪的标准。 10版药典收录: 【检查】 土大黄苷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温浸10分钟,放冷,取上清液10μl,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