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都不知道蟾酥是什么,其实它是国内独有的一种中药,主要是蟾蜍的分泌物加工制成的,一般采取蟾蜍耳后以及皮肤腺体的分泌物,经过洗涤、过滤、干燥等加工而成,那么蟾酥的功效与作用的是什么呢?来了解下吧。

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蟾蜍中药名,辛,凉,有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功效,可治疗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

蟾蜍制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并消除水肿与呼吸困难,类洋地黄样作用。有升压作用,蟾蜍升压作用迅速而平缓,维持时间长,而能够使肾,脑,冠脉血流量增加。蟾蜍具有抗肿瘤作用,对免疫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方面也有很强的作用。

食用 ***

1、蟾酥散1

处方:酥片1钱、蝎尾4钱、甲片2钱、蜈蚣2钱、藤黄2钱、雄黄2钱、乳香2钱、没药2钱、川乌2钱、草乌1钱、银朱2钱、麝香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主治:痈疽初起,木肿作痛,皮色不红者。

用法:掺膏药内贴。

2、蟾酥散2

处方:蟾酥1字、芦荟1字(别研)、黄矾1分(枯过)、草乌头1分(烧灰留性)、胆矾1分(枯过)、五倍子半两(烧灰)。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再研令匀。

主治:小儿牙疳,蚀烂齿断,渐侵唇口。

用法:用绵裹着头,蘸药少许,点患处。

蟾酥怎么辨别是真还是假

(一)真品:团酥呈扁圆形团块或铁饼状,直径3~7厘米,厚0.5厘米,边缘稍薄,中间略厚;表面平滑,呈茶棕色,质坚硬而韧,不易折断,半透明质状;有光泽,气微,口尝初甜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稍涂水,即成乳白色泡沫状隆起。片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0.2厘米,一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质脆而易断,其它性状同“团酥”。

(二)伪品:曾检测到几种伪品,为棕黄色到深棕色,粒状,半透明角质样;于玛瑙研钵中很难研细,颗粒呈韧性。粉末气微,口尝后绝无真品特有的 *** 感。断面遇水不溶解,更不会成乳白色泡沫状隆起。

蟾酥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蟾酥的价格,含量越高,价格越贵,因此正规厂家生产的蟾王酥,是不会有任何成分添加的,品质都是有保障的,如果想要购买到达标品质的蟾王酥,就不要觉得价格贵,只有价格公道合理,厂家有一定的利润,才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

2蟾酥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蟾酥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蟾酥是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有毒。干燥后可以入药。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蟾酥的功效与药用价值的知识,欢迎阅读。

蟾酥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中药名】蟾酥 chansu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蟾蜍眉脂。

【英文名】Bufonis Venenum。

【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Cantor的'干燥分泌物。

【动物形态】体长约10厘米,粗壮,头宽大于长,吻圆,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前肢长而粗壮,后肢短,左右跟部不相遇。皮肤极粗糙,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体背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腹面庞大肤色随季节变化,且雌雄不同,前者色淡,后者黑绿色(生殖季节)。腹面有棕色细花纹。无声囊。

【产地分布】穴居于泥土中或栖息于石下及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捕得后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白色浆液,将其置圆模型或玻璃板上晒干,即得蟾酥。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紫黑色或黄褐色,表面多光滑,断面角质状,有胶质光泽,气微腥,味麻辣,粉末易使人作嚏。新断面遇水易泛出白色乳浊液。其中,呈薄片状者为“片酥”,呈圆饼状者为“饼酥”,呈橡棋子状者为“棋子酥”。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心经。

【功效与作用】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属开窍药。

【临床应用】用量0.015~0.03克,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搀膏药内贴患处。用治痈疽疔毒、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主要成分】含强心甾体化合物、洋地黄毒苷元、沙门苷元等;还含有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肾上腺素及多种氨基酸。有洋地黄样强心、局部麻醉、抗炎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具有抗肿瘤及抗白血病活性,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呼吸急促、肌肉痉挛等症状,最终导致麻痹而死亡。

【使用禁忌】有毒,孕妇慎用。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

;

3蟾酥合剂功效与作用

驱毒、消肿、化腐。疔疮。

解析:

蟾酥合剂 【来源】《中医外伤科学》。 【组成】蟾酥(酒化)腰黄铜绿炒绿矾轻粉乳香没药枯矾干蜗牛各3克麝香血竭朱砂煅炉甘石煅寒水石硼砂灯草灰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蟾酥另以烧酒化开为糊,徐徐和入药末,混合研匀,晒干,研成细末,收贮备用。在红肿初起时用上药,以烧酒(亦可用煅石膏为赋形剂,制成为30~50%蟾酥合剂)调涂患处。外贴太乙膏。至红肿消失,腐肉与健康组织起一裂缝时,改用10%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至腐肉脱落阶段,再改用5%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煅炉甘石5份,海螵蛸5份)。亦可改用吹药器将药喷入口腔、咽喉患处。 【功用】驱毒、消肿、化腐。 【主治】疔疮。

4蟾酥丸2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定痛。热毒内蕴,致患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臀腿等疽及一切恶疮。

解析:

蟾酥丸2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异名】蟾酥解毒丸(《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组成】蟾酥6克(酒化)轻扮1.5克枯矾寒水石(煅)铜绿乳香没药胆矾麝香各3克雄黄6克蜗牛21个朱砂9克 【用法】上药各别研末,称准。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再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用葱白17厘米,患者自嚼烂,包药在内,用热黄酒50毫升送下,盖被约一小时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外用制成药条插疮口中,或做药饼贴盖疮口。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主治】热毒内蕴,致患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臀腿等疽及一切恶疮。 【禁忌】孕妇忌服。

5蟾酥丸1功效与作用

疔黄及一切恶疮。

解析:

蟾酥丸1 【来源】《玉机微义》卷十五引郭氏方。 【组成】川乌莲花蕊朱砂各7.5克乳香没药各6克轻粉蟾酥各3克麝香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糊丸如豌豆大。每服1丸,病重者2丸。用生葱3~5茎嚼极烂,吐于手心,包药在内,热酒和葱送下,或用葱煎水送服。取汗。 【主治】疔黄及一切恶疮。

6痧药蟾酥丸功效与作用

痧胀病。心胸胀闷,腹胀,烦躁不安等。芳香逐秽。

解析:

痧药蟾酥丸 【来源】《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刮痧疗法》。 【组成】蟾酥朱砂各15克雄黄茅术各30克丁香牙皂各9克麝香3克 【用法】先将蟾酥用烧酒溶化,再将各药研成粉末,和入捣匀,制成如芝麻大的药丸,辰砂为衣。每服7粒,将药丸放在舌尖上,用冷开水送下。 【功用】芳香逐秽。 【主治】痧胀病。心胸胀闷,腹胀,烦躁不安等。 按:原书云“如在空气窒闷场所感到头脑昏胀剧烈时,预先服用,也可防止痧病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