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如果想要其金融业务独立上市,那么就必须接受国资入股,并且不仅仅是作为财务上的股东,还要有监督管理的权限。
蚂蚁金服更不会例外。
之一,蚂蚁金服率先表明了“要改变金融业现有格局”的意图,对于体制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主要是以蚂蚁金服创始人的身份,而非阿里巴巴创始人,因为那次会议主要谈的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而且当时蚂蚁金服的IPO已经完成了接近99%,可以说就等开盘了。
如果IPO顺利进行,马云将成为中国更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大的民营金融企业蚂蚁金服的实际控制者,那么他所表现出的改变当前金融格局的意图将有很大概率实现。
但问题在于,企业家思考问题的立场与国家截然不同,这就决定着对于现有金融格局的看法有很大出入。
从国家的立场与角度出发,现有金融格局需要的是稳定中求发展,稳定比发展更重要。因为金融行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绝不允许出现失误的。
换句话说,如果要改变现有金融格局,那么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自上而下的过程,决策者不仅仅包含金融业从业者,还应该包括市场经济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
总而言之,改变现有金融格局,它不是金融业这一个行业的事儿。
而从蚂蚁金服以及马云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他们只看到了现有金融格局“落后、荒诞、效率低下”的一面,他们想要的改革高度契合平台型经济迅速扩张所需要的配套制度,而并不能更大限度地适应其他行业的金融需求。
有人或许会说,马云肯定比你小编想的多想得透,你说这些他肯定都懂,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更可怕了。这说明马云在明知道他所谓的改革会扰乱现有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仍然推动这种改革,这就更不能放任。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马云的表态以及他所掌控的资本力量的庞大,都让当局感受到一个危险的信号——资本力量妄图对抗国家意志,这是一条谁碰谁死的高压线。
其实到这一步的时候,很多民营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天花板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可以做金融业务,但必须接受监管;金融业务想要融资做大,甚至上市IPO也可以,但必须接受在股份层面上允许国资进入,并享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权限。
如果还不理解,大家参考一下《西游记》里的紧箍咒,只有戴上了才能为我所用。
第二,蚂蚁金服能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有价值。
很多人都说蚂蚁金服跟网贷没什么区别,什么高杠杆撬动银行资金风险极大,我觉得大家有点小看它了。
这么说吧,蚂蚁金服金融产品的坏账率是低于很多银行的,这就意味着它的风控能力极其出色;其次,蚂蚁金服贷款业务的资金规模可以比肩一家全国性银行,当然存款业务因为受到极大限制,现在规模下降很多;再其次,蚂蚁金服的核心之一芝麻信用,这个东西所包含的海量数据以及独特算法为蚂蚁金服的风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它也包含了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也有商业价值之外的价值。
最后,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这么说,蚂蚁金服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电商刚走上正轨时,马云就将目光投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应用场景,从而有了手机支付,让消费、金融服务和相关数据收集这三个应用都能在手机上完成,这种模式创新构建了蚂蚁金服的基石,技术创新则在于为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大且稳定的支撑。
可以这么说,蚂蚁金服仅仅一个芝麻信用就值5000亿以上,更不要说它的业务主体本身。
当国资入股完成后,其实已经意味着蚂蚁金服在核心管理权限上做出了让步,这种让步与妥协,大概率是以蚂蚁金服上市作为交换。
总之呢,蚂蚁金服是一个标杆,也是现如今做数字经济最超前的一个平台,它的上市与否不仅仅关系到自身股东的利益,其实也代表着国家对金融创新的态度。
我相信蚂蚁上市不远,拭目以待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