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迎来重要发展节点,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四大衍生品同步挂牌交易。值得关注的是,石油沥青期货及上述三项期权品种当日即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交易范围。上期所理事长田向阳指出,作为全球首创的文化用纸类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的推出,不仅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志性事件,更为完善浆纸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关键金融工具。同时,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的上市及国际化布局,彰显了上期所持续优化产品矩阵、推进成熟品种期权全覆盖、助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的战略决心。

2025年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上期所供图
作为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管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期货交易所自1999年成立以来持续拓展市场深度。目前,上期所及上期能源已构建起涵盖铜、铝、贵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18个期权品种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其中原油、低硫燃料油、20号胶、国际铜、集运指数(欧线)等5个期货品种及原油期权实现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铜、黄金等32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含QFII、RQFII)开放。境外客户网络已覆盖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囊括产业链龙头企业、跨国贸易商、国际投行及知名资产管理机构等多元主体。


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大厅。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9月12日上午,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期货交易所,深入调研上期所在市场开放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创新实践及阶段成果。
"上海胶"价格直挂日本市场
天然橡胶作为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稳定性对全球产业链安全至关重要。中日两国作为全球天然橡胶主要消费市场和贸易枢纽,在该领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今年1月,上期所创新开展价格授权合作,将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正式授权日本大阪交易所使用。5月,大阪交易所(以下简称"OSE")基于该授权推出"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实现中国期货价格的直接输出。

上海期货交易所展示的原20号胶、合成橡胶期货样品。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上期所商品二部高级经理高一铭在解读此次合作价值时表示,该项目精准对接实体产业风险管理需求,通过输出期货价格与交易规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及全球客户提供权威定价基准和高效对冲工具。合作过程中,上期所与OSE联合开展国际市场调研,先后在中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橡胶主产区和消费区广泛征求产业意见,围绕合约设计、风险防控体系、实时数据传输等核心环节进行全面论证。该合作模式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首创人民币价格直挂机制,合约直接采用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交割结算价的人民币报价作为OSE合约交易点数,按每点100日元进行现金交割。这一设计彻底消除汇率换算成本和税率调整环节,为全球产业链参与者提供透明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中国期货价格以人民币形式直接辐射境外市场;二是深化中日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作为两国金融基础设施跨境合作的典范案例,为构建亚太地区一体化金融市场提供了实践样本。
市场数据显示,"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自5月26日在OSE上市以来表现亮眼,截至8月底累计成交4705手,日均持仓570手,单日最高成交量达1126手,最高持仓量1131手,与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收盘价相关性超过98%。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2025年7月发布的数据,该授权合约月成交量1713手,月末持仓852手,在全球23个农产品外挂合约中均位列第8,有效拓展了"中国价格、全球交易"的应用场景。
高一铭强调,"人民币定价+日元结算"的创新模式具有双重优势:既巩固了人民币在定价环节的核心地位,又通过日元结算降低境外投资者的汇率波动风险,显著提升"人民币胶价"的国际接受度和贸易计价应用比例,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形成有效支撑。目前已有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橡胶贸易商开始使用该合约进行风险管理,标志着"上海胶"价格开始实质性服务全球产业链。此次合作作为上期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杆项目,通过优势互补的国际化合作模式,有效增强了亚太衍生品市场的服务能力,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多元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上海期货交易所展示的原油期货样品。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上期所境外参与者数量每年呈两位数增长
"上期所境外参与者已覆盖六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数量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态势。2024年末特定品种境外客户同比增长约20%,QFI客户数量同比增幅达60%。"上期所国际合作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高级经理周瑜向记者介绍,作为上期所首个国际化品种,原油期货的境外参与度持续提升,2024年境外客户日均成交占比突破20%,日均持仓占比接近40%;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法人客户日均成交占比超40%,持仓占比达70%以上,已稳居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交易量仅次于Brent、WTI原油期货。
随着价格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上期所品种的国际认可度持续增强。周瑜举例说明,原油、国际铜、20号胶等核心品种已成为境内外企业套期保值和国际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其中20号胶期货价格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率超过30%,全球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商均已将上海20号胶期货价格作为国际贸易定价基准;在能源领域,上期所联合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的燃料油、低硫燃料油期货结算价基准报价体系,已成功应用于舟山、上海保税船供油市场,相关价格窗口系统实现现货贸易合同的直接签订,自运行以来始终保持与境内外现货价格的高度相关性;国际市场反应同样积极,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专门针对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时段推出WTI原油期货"上海日中交易参考价"及配套交易机制,充分体现国际市场对上海价格的认可。
澎湃新闻从采访中了解到,为系统推进国际化战略,上期所于今年5月27日发布《关于就上海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国际化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率先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框架,为引入境外特殊参与者、境外中介机构及境外客户奠定规则基础。7月8日,在充分吸收市场意见后正式发布业务规则国际化版本,标志着上期所国际化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全品种国际化布局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