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闻:王毅10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明确指出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必须不折不扣,中方对美方近期一系列消极涉华言行表达强烈反对。管先生,您如何解读此次高层互动的特殊意义?
特约评论员 管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外长在当前复杂局势下的通话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外交部官网于当日23时35分深夜发布通稿,印证了此次沟通的紧迫性——基于"外事无小事"原则,相关部门连夜完成信息披露。中方通报用"及时、必要、富有成效"三个关键词定调,美方也在声明中强调这是吉隆坡会晤后续机制化沟通的延续,双方均表达了维持高层对话渠道畅通的共同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两个月前东盟系列会议期间首次面对面会晤后,中美外交团队的重要跟进互动,为双边关系注入了积极预期。
当然,建设性沟通不意味着回避分歧。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交锋,恰恰是大国关系的常态表现,也是分歧管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毅外长使用"明确反对"措辞批评美方错误行径,既是中国外交风骨的体现,更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捍卫。

直新闻:您认为中方此次明确反对的美方涉华消极言行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从王毅外长的表述可清晰梳理出三条红线:任何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行为、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阻碍双边关系改善的行径均属中方坚决反对范畴。近期值得警惕的动向包括:美方持续升级经贸领域施压措施,甚至提议对中俄能源合作相关方加征惩罚性关税;在中方重要主场外交活动期间散布不实言论,无端抹黑中国周边外交倡议;更严重的是在台湾问题上持续制造事端。
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议题,近期再次成为焦点。王毅外长在通话中特别强调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任何形式的"以台制华"。而在稍早的中美防长视频通话中,董军部长更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分裂国家的神圣领土,任何'以武助独'的图谋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值得关注的是,据外媒披露,美国防部正推动盟友就所谓"台海安全承诺"表态,这种强拉阵营对抗的危险动向,无疑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严重挑衅。
九三大阅兵所展示的强大国防力量,正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体现。正如天安门广场上威武行进的受阅部队和先进装备所传递的信号: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是徒劳。

直新闻:中美外长通话前一日,两国国防部长首次举行视频对话,这种高层密集互动背后释放了怎样的战略意图?
特约评论员 管姚:这种外交与军事渠道的连续互动,实质上构成了"2+2"对话机制的特殊形式。香港《南华早报》将其形容为"背靠背会谈",认为标志着中美高层沟通机制的突破性进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防长奥斯汀在通话中提出的新表述——使用医学术语"strangulation"(意为"窒息性压制")强调"美方不寻求对华全面压制",这一罕见表述虽具新意,但更需以实际行动验证。
检验美方诚意的试金石,正是即将发布的新版国防战略报告。如果报告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强化印太军事部署、甚至写入所谓"协防台湾"条款,那么任何口头承诺都将失去可信度。从积极方面看,布林肯国务卿此前公开表示"中美元首年内会晤可能性很大",而中方通报也明确提及"发挥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作用",这为双边关系改善提供了重要政治基础。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临近,中美关系正迎来关键的时间窗口。但必须明确的是,任何高层互动的前提都是美方停止错误行径,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恪守承诺。只有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中美关系才能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