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间,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6666.HK)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9月10日收到中国恒大集团及CEG Holdings Limited的共同及个别清盘人发出的正式接洽函件。

该函件显示,清盘人正积极推进中国恒大及CEG Holdings所持恒大物业股份的出售工作。根据接洽函内容,针对此项潜在交易,清盘人已与相关意向方签署保密协议,并于2025年9月9日收到部分意向方提交的不具约束力指示性要约。目前潜在交易仍处于初步筹划阶段,尚未与任何意向方展开实质性谈判。
接洽函进一步指出,清盘人计划于2025年11月前后启动最终建议书邀请程序,将邀请经筛选的意向方提交正式交易方案,并就最终交易文件条款进行磋商,以期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交易协议。
恒大物业已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9月12日上午9时起恢复在联交所的正常买卖交易。
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当前,恒大物业的实际控制人仍为许家印先生。

市场信息显示,今年8月已有消息披露,中国恒大集团清盘人已委托瑞银集团与中信证券担任财务顾问,负责为恒大物业寻找潜在战略投资者。
同样在8月期间,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未能满足香港联交所提出的复牌指引要求,且未能在2025年7月28日之前实现股份复牌交易,联交所根据《上市规则》相关条款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公告明确指出,公司股份最后交易日期为8月22日,上市地位将于8月25日上午9时正式终止。
此前恒大物业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6.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录得净利润约4.91亿元,净利率约7.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4.72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04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27.78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恒大物业总在管面积达5.96亿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的5.55亿平方米净增约4100万平方米。
恒大物业在半年报中表示,集团已与部分债权人达成协议,约定在债务到期时不要求立即偿付;同时正就业务合并应付对价与相关债权人积极协商修订还款计划。公司董事会已实施并将持续推进营运成本控制措施,加大市场化业务拓展力度,积极发展创新业务,致力于改善集团整体经营及财务状况。由于中国恒大集团正处于清盘程序中,恒大物业管理层预计从中国恒大集团获得的经济利益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且前景不容乐观。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承接关联房企开发项目是物业管理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依托关联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资源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面积增长方面能够获得稳定保障。中指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8月,TOP50物业企业承接关联方开发项目面积合计约986万平方米,其中TOP50企业平均新增关联方在管面积达20万平方米。部分头部企业如武汉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及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母公司及关联方的支持下,单月新增关联方在管面积均超过70万平方米。
恒大物业同时坦言,尽管近年来集团通过积极的经营策略调整努力缓解流动性压力,但目前公司仍处于净流动负债状态,现金压力仍是当前经营管理面临的核心挑战。
9月11日上午,恒大物业宣布临时停牌。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报收不足1港元,总市值约为99.4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1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