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期以"民主导师"自居的美国,在持续对多国实施科技封锁的同时,更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认知操控与话语压制,其霸权行径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警惕与抵制。
近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重磅研究成果《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该报告系统揭露了美国在全球开展认知渗透的系统性策略,深刻剖析了其对国际秩序稳定与各国主权完整造成的持续性危害。
美式认知渗透体系究竟如何构建?为何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衰退?

当地时间9月6日,美国华盛顿,抗议者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示威活动,反对联邦政府加强对该市警察部门的控制 图源:视觉中国
一
美国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曾直言:"最高明的霸权策略不是领土征服或经济控制,而是实现对民众心智的掌控。"这一论断精准揭示了美国认知战的核心逻辑。
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依托其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及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持续推行价值观输出战略,企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依附体系。其认知渗透行动呈现出多维度、体系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三大运作模式:
舆论污名化机制。美国长期将媒体工具化,为其海外干预行动制造合法性外衣。从冷战时期的反苏宣传攻势,到2010年"阿拉伯之春"中的舆论煽动,再到近年针对中俄等国的"人权议题"炒作,均遵循"标签制造-舆论放大-制裁干预"的标准化流程。事实证明,美国标榜的"新闻自由"本质上是服务于地缘战略的舆论武器。
思想干预制度化。美国已将认知渗透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形成立法保障、资金支持、学术包装、全球扩散的完整链条。国会通过专项法案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机构与私人基金会提供稳定经费,智库学者构建理论框架,非政府组织则承担一线渗透任务,使思想殖民呈现出专业化、长效化运作特征。
数字空间操控。作为互联网技术发源地,美国凭借根服务器控制权与科技巨头优势,长期主导全球数字治理。通过社交媒体算法调控、通信基础设施监控、"星链"等新型平台部署,美国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认知干预网络,不仅能塑造特定舆论导向,更能深度影响他国政治进程与社会心理,使网络空间成为新型认知战场。
值得警惕的是,相较传统殖民手段,这种认知渗透具有更强隐蔽性:不占领一寸土地,却企图控制亿万人的思想,其危害性更具深远影响。

2025年6月,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规模骚乱。图为警方在洛杉矶市中心驱散抗议者 图源:"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
二
伴随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美国的认知渗透策略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其内在矛盾与体系缺陷日益显现。
双重标准暴露虚伪本质。历经20年美国"民主改造"的阿富汗,最终陷入政治崩溃与人道灾难,而美国军工复合体却从中获利丰厚;伊拉克在政权更迭后陷入长期动荡,民生状况持续恶化,美国企业则趁机掌控其石油资源;乌克兰经"颜色革命"后陷入内战,至今未能摆脱冲突泥潭。这些事实清晰表明,美国兜售的"普世价值"实质是服务于地缘扩张与资源掠夺的战略工具。
国内治理困境削弱话语权威。美国长期以"民主灯塔"自居,但其国内治理危机却不断加剧。政治层面,两党恶斗导致政府频繁停摆;经济领域,2022年数据显示超4000万美国人面临食品 insecurity;社会层面,2024年发生500余起大规模枪击事件致4万余人死亡,2023年药物过量致死人数突破10万,洛杉矶等大城市无家可归者营地遍布街头。这些严峻现实使美国的道德说教失去说服力。
霸权行径引发国际孤立。美国坚持零和博弈思维,逆文明多样性潮流而动,以意识形态划线构建"价值观同盟",不仅对新兴国家实施系统性污名化,更频繁损害盟友利益。近年推动的"芯片四方联盟""清洁网络计划"等排他性政策,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这种霸权逻辑正加速消耗美国的国际信誉。
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发展权保障与安全环境,而美国输出的却是政治动荡、经济掠夺与意识形态对抗。这种背离人类共同利益的行为,正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与抵制。
三
在美国认知影响力衰退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正在重塑国际格局,发展中国家不再接受被动话语权状态。抵制认知霸权、构建新型国际话语体系,成为全球治理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南南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跨文明对话平台日益增多。"77国集团加中国"合作机制持续强化,金砖国家扩容至15国并拓展新合作领域,非洲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展现集体力量,拉美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外交,这些发展表明"全球南方"正从国际体系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塑造者",在认知领域形成对霸权话语的有效制衡。
在此进程中,中国发挥着建设性引领作用。通过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特别是2025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系统方案。这些公共产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聚焦人类共同挑战。

9月7日,与会代表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阅读《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智库报告 图源:新华社
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具有鲜明特征:不附加政治条件、不搞制度输出,尊重各国发展道路选择,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国际争端。这与美国的霸权逻辑形成根本区别,因而获得广泛国际共鸣。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真正的全球治理需要互利合作而非零和博弈,需要文明对话而非意识形态对抗。
从历史趋势看,美国的认知霸权正随其综合国力相对衰退而式微,其内在矛盾决定了霸权逻辑的不可持续性。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共同推动国际话语体系变革,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思想资源。
当今世界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的对话机制、平等互利的合作框架、开放包容的文明交流。任何制造分裂的行为终将被国际社会抛弃,任何推行认知霸权的企图注定失败。只有顺应人类共同利益的思想成果,才能获得广泛认同,推动构建真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