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60天账期承诺履约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总额下降但账期延长

小编 24 0

随着蔚来汽车近期发布半年财报,国内各大主流上市车企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已全部对外披露完毕。

回顾2025年上半年,"行业反内卷"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热门议题,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整车制造企业及经销商群体等多方主体均积极响应并倡导"反内卷"行动。其中,最受产业链关注的举措是17家头部车企联合签署协议,承诺将供应商付款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旨在缓解零部件企业的资金压力。

当前半年报披露工作已收官,成为检验该项承诺实施效果的关键节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18家重点上市车企的半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截至2025年6月末,这些企业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达10209.03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629.34亿元;然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值却上升至192.46天,较去年年末增加6.17天,呈现出"应付总额下降、平均账期延长"的反向变化趋势。

从个体企业表现来看,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占据应付账款规模前三甲,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金额分别达到2366.86亿元、2305.53亿元和1050.61亿元,均突破千亿元级别。若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衡量指标,众泰汽车、赛力斯、海马汽车则位列账期最长的三家企业。

应付账款减少者多,周转天数增加者多

2025年上半年,18家车企中有14家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较去年年末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的下降金额最为显著,分别减少240.85亿元、105.91亿元和81.24亿元。从下降幅度指标分析,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广汽集团位居降幅榜前列。

汽车行业60天账期承诺履约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总额下降但账期延长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和江铃汽车四家企业上半年末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较去年年末有所增长。其中,小鹏汽车半年内应付账款及票据增加76.07亿元,同比增幅达32.96%;零跑汽车则增加44.25亿元,增幅为23.41%。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家新能源车企应付账款规模的增长与其上半年销量的显著提升直接相关,随着采购量的扩大,对上游供应链的资金占用相应增加。同时,伴随交付量的持续增长,小鹏汽车及零跑汽车在供应链体系中的议价能力有所增强,得以更灵活地运用供应商资金支持,从而导致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上升。

与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变化不同,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指标来看,2025年上半年仅有6家车企实现改善,分别为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小鹏汽车、北汽蓝谷、海马汽车与众泰汽车。其中,小鹏汽车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缩短至170天,较去年年末减少约63天,成为账期缩短幅度最大的车企。

汽车行业60天账期承诺履约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总额下降但账期延长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7月12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经过近一个月的内部专题研讨,小鹏汽车已制定账期调整实施方案及执行步骤,并已启动推进工作。"据记者多方核实,小鹏汽车部分核心供应商在2025年7月收到的官方邮件中明确提及:"基于长期战略合作考量,公司将启动补充协议签署工作——将现有付款账期统一调整至60天以内。"

相比之下,其余11家车企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均出现不同程度延长。其中,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到266.3天,较去年年末增加逾100天;比亚迪周转天数增加近15天至142天;理想汽车增加约43天至208天;江淮汽车增加27天至218天。

综合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与周转天数两项指标,18家车企整体呈现应付总额下降但周转天数上升的态势。对此,行业分析师解读认为,上半年车企普遍加快回款速度,现金储备相对充裕,部分企业主动实施提前付款;此外,"60天账期承诺"签署时间为6月10-11日,而半年报统计截止日为6月30日,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因此账期优化效果尚未在半年报中充分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整体周转天数变化幅度不大,但已有部分车企在财报中明确披露账期优化措施。例如,比亚迪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上半年持续优化供应链账期管理及销售渠道资金管理,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保持行业较低水平。

有企业现金储备不能覆盖应付账款及票据

事实上,除财报披露的官方表述外,通过分析现金流变化亦可观察到车企优化账期的实际行动。以理想汽车为例,该公司2025年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达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亿元显著增加,但其自由现金流为-38亿元,同比恶化超过一倍,较一季度的-25亿元亦进一步扩大。

针对上述现金流变化,理想汽车管理层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为响应"60天账期"监管要求,将供应商付款周期从原有的3-4个月缩短至60天。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预计第四季度公司现金流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从理想汽车供应链管理部门获悉,该公司已于7月中旬完成所有直采供应商的账期调整工作,新合同统一执行60天账期,采用月度支付模式,每月设置两次集中付款日。在结算方式上,绝大部分采用电汇支付,仅少量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有接近理想汽车的供应商透露:"理想汽车新调整的60天账期全部采用现金支付,不再使用承兑汇票。"

需要注意的是,车企调整供应商账期涉及多环节流程改造,无法一蹴而就。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承诺企业的账期调整工作集中在7月份完成。8月11日,即"60天账期承诺"签署满60天之际,工信部发布专项调研报告显示,一汽集团、广汽集团、赛力斯三家车企已率先实现全部供应商60天内付款。

"落实60天账期承诺的主要挑战在于车企的资金管理能力和内部协同机制。如何在短期内调整资金调度计划,确保按时足额支付供应商款项,对财务部门是重大考验。此外,采购、生产、财务等跨部门协同效率也需要同步提升。"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道。

对于部分车企尚未兑现60天账期承诺的现象,北京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认为:"部分车企自身现金流压力较大,为保障企业运营资金安全,不得不暂缓账期优化进程。"这些观点均表明,账期缩短本质上是对车企资金实力的考验,账面资金能否覆盖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是60天账期承诺能否落地的关键指标。

汽车行业60天账期承诺履约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总额下降但账期延长

制表:每经记者 孙磊

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指标分析,18家车企中仅有江铃汽车、海马汽车两家企业的账面资金可完全覆盖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若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理财产品合并计算为"可动用现金储备",则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可全额覆盖应付账款及票据。

然而,即便按可动用现金储备口径计算,仍有多家车企存在资金缺口:比亚迪、吉利汽车、蔚来汽车等企业的现金储备规模仍低于其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短期偿付能力面临压力。从行业整体来看,60天账期承诺的全面落实仍面临严峻考验,成为对车企资金实力的一场深度检验。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