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最新发布会解读:中国政府负债率合理可控 财政政策未来发力空间充裕

小编 20 0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携副部长廖岷、王东伟、郭婷婷共同出席,详细阐述"十四五"期间我国财政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十四五"财政收支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蓝佛安在会上披露,"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幅约19%。地方财政实力实现稳步提升,从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已有16个省份财政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0%;其中7个省份财政收入突破5000亿元,2个省份更是迈入万亿级台阶。

支出方面,"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累计预计超13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支出规模创历史新高。支出结构持续优化,财政资金重点向发展关键领域和民生保障项目倾斜,切实保障发展大事与民生实事落地。

地方财政运行稳健 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蓝佛安指出,"十四五"期间财政部门常态化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构建起法定债务"闭环"管理制度体系。隐性债务处置方面,坚持"有序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原则,债务风险呈现逐步收敛态势。基层财政保障方面,中央财政五年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通过最大力度财力下沉,切实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保障地方财政总体运行平稳。

财政撬动消费成效明显 4200亿资金带动近3万亿消费

蓝佛安介绍,财政部积极实施消费提振政策,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2025年8月底,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约4200亿元专项资金,成功带动各类商品销售总额突破2.9万亿元,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财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 实施方案已全面启动

谈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展,廖岷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财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后,财政部门已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及分年度工作计划,目前各项改革任务正在抓紧推进。下一步将坚持"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动态优化改革举措。

政府债务结构优化 68.7%负债率低于国际主要经济体

蓝佛安明确表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具体构成为: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对应政府负债率为68.7%。对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4月发布的数据,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为118.2%,G7国家平均负债率达123.2%,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国际主要经济体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经营性资产和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债务风险处于安全可控范围,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财政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 后续发力空间广阔

蓝佛安强调,"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空间持续拓展,赤字率从2.7%动态调整至3.8%,2025年进一步优化至4%;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实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财政政策始终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持政策储备冗余。"蓝佛安指出,未来财政政策发力具备三大支撑:一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为财政运行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宏观调控经验持续丰富,政策工具不断创新,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能力显著增强;三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机制日益健全,存量风险逐步化解,财政应对复杂挑战的底气更足、空间更广。

2026年新增债务限额提前下达 存量债务化解提速

关于"十五五"时期债务管理规划,蓝佛安表示将继续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适配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存量债务减法行动,全面落实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优化债务额度使用时序,多维度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持续财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