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票房破2000万 创航天题材观影热潮

小编 24 0

综合权威数据监测

截至9月12日中午12时23分,我国首部太空实景拍摄电影

《窗外是蓝星》

全国票房已成功突破2000万元大关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首部台标作品

该片实现院线上映零的突破

自9月5日登陆全国影院以来

持续领跑中秋档观影市场

影片核心素材

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在轨实拍完成

三位航天员化身太空影像记录者

全程跟拍

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期间

工作训练与生活点滴

将宇宙深邃之美定格成帧

塑造出独树一帜的

东方太空美学体系

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宇宙级浪漫"

《窗外是蓝星》8K超高清技术

引领视听革命

作为全球首部全流程8K拍摄的太空纪录片,《窗外是蓝星》依托尖端影像设备呈现的震撼画面,结合航天员第一视角叙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观影热潮,上座率持续走高。

影迷观影后评价:"这是最具真实感的太空影像作品,既展现中国科技硬实力,又彰显航天事业发展速度,更传递出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强烈推荐观影。"

青少年群体反响热烈,贵州贵阳初二学生观影后分享:"航天员透过舷窗俯瞰祖国山河的镜头,宛如动态水墨画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江西南昌家长李先生带孩子观影后表示:"选择这部电影不仅为体验视听盛宴,更希望孩子直观感受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

IMAX、CINITY等高端影厅成为观影首选,超大银幕配合杜比全景声系统,打造沉浸式太空体验。观众反馈:"8K分辨率下连舷窗反光都清晰可见,代入航天员视角体验太空生活令人惊叹。"

全国影院持续增加排片场次,确保更多观众能通过大银幕汲取航天精神养分。

台湾青年热议太空电影

国台办肯定文化价值

影片热度辐射两岸,引发台湾同胞广泛共鸣。众多台湾青年观影后表示,影片不仅带来视觉震撼,更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近期指出,探索宇宙奥秘、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经过数十年奋斗,中国航天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铸就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任务为背景,由航天员亲历拍摄,首次完整呈现从发射入轨、在轨工作生活到返回着陆的全过程,构建起独具东方美学的太空叙事,彰显中华儿女的集体荣耀。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是宇宙苍穹。中国航天事业将持续突破,为两岸同胞创造更多共同记忆与民族骄傲。"

空间站航天员隔空互动

神二十乘组发出观影邀约

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从中国空间站——影片拍摄地之一,向全国观众发来观影问候。

指令长陈冬在空间站展示国旗时表示:"舷窗外是蔚蓝星球,胸膛里是赤子之心。"

陈中瑞称:"在太空拍摄电影,是中国航天人特有的浪漫表达。"

王杰透露已在空间站重走影片拍摄路线,计划返回地球后制作对比影像集。

央视新闻观影团举办《窗外是蓝星》首映礼:沉浸式感受宇宙浪漫

央视新闻观影团在北京举办的首映礼上,400余名观众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隔空互动,共同见证"宇宙级浪漫"。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的遗孀王丹阳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她曾与丈夫携手投身航天事业,将毕生心血奉献给国家航天事业。

去年,王丹阳女士代夫领取共和国勋章。此次她亲临影院,致敬航天先辈。

当银幕再现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地球渐变为舷窗蓝星的经典场景,老人眼中饱含对丈夫的思念与对航天事业的欣慰。

影片结尾出现的王永志院士青年时期工作影像,引发全场共鸣,彰显航天精神的代际传承。

导演朱翌冉表示,在空间站拍摄电影看似水到渠成,实则凝结着几代航天人的无私奉献,正是他们的付出让"飞天梦"照进现实。

从航天元勋家属到现役航天员,从专业影评人到普通观众,不同群体通过《窗外是蓝星》达成情感共鸣,共同仰望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杰作

更是一场跨越星辰的

民族精神共鸣

诚邀走进影院

与航天员并肩

仰望苍穹,致敬蓝星!

(原标题为《总票房突破2000万!走进影院一起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