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阳泉广播电视台权威信息,9月12日凌晨时分,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鞠振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工作方式,深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一线展开突击督查行动。
督查过程中发现,矿区某建筑工地存在夜间违规施工现象,现场存在地面大面积裸露、车辆行驶扬尘严重、建筑材料未采取有效苫盖措施等多项扬尘污染问题。鞠振市长当即详细核查施工情况,明确责令该施工单位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并严格依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标准要求,限期完成全面整改。他强调,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需强化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对在建工地的巡查监管频次,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切实提升铁腕治污的执法威慑力。随后,鞠振一行来到辛兴互通立交路口,实地调研过境车辆分流管控及道路扬尘综合防治情况,要求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强化路面执法监管效能,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元措施,灵活开展动态化路面查缉工作,严厉查处车辆闯禁行、货物抛撒、尾气冒黑烟、运输车辆苫盖不严等违法行为。同时要求相关县区及责任单位加强道路日常养护保洁与抑尘作业,全面整治道路沿线环境卫生,全力遏制道路扬尘污染问题。在郊区荫营镇两处散煤堆场,鞠振实地察看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整改进展情况,要求属地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协同治理,严格落实立行立改与标本兼治相结合的整改原则,以扎实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鞠振市长在督查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国之大者",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更高标准、采取更实举措,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持续传导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细,坚决防止环境问题反弹回潮。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严格规范日常操作、确保落实到平常工作中,重点在"降尘控污、企业治理、煤炭管控、车辆监管、应急应对"等关键环节下真功夫、硬功夫,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形势精准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阳泉日报》今年8月曾刊发报道显示,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4年1至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中,阳泉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4,PM2.5浓度改善程度排名第12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该报道详细介绍,阳泉市聚焦各类扬尘污染源管控,创新运用高空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检查、在线监测设备、走航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全市大气环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监控,精准锁定污染浓度高值区域及源头。针对发现的环境问题,通过"阳泉智慧环境"App实时推送至相关县区和责任部门,构建形成"发现问题-移交问题-整改问题-复核验收"的闭环管理机制。同时,围绕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裸露地面扬尘等突出问题,阳泉市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常态化管理机制,形成属地政府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扬尘治理攻坚工作合力。
2024年以来,阳泉市进一步完善公安交通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工作机制,强化路面执法监管力度,重点针对载运煤炭、煤粉、焦炭、沙土等易产生遗撒物品且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0次,共查处车辆闯禁行违法行为9800起、运输车辆封闭苫盖不严20起、货物载运遗撒52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425起,有效遏制了道路扬尘污染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