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与该国副总理兼外长法永举行会谈后,共同出席了记者见面会。
王毅在会见中指出,此次中斯双方会谈内容全面且深入,双方达成了诸多共识。在双边关系层面,中国是最早与斯洛文尼亚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国始终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外交原则,这一传统在外交实践中一以贯之。30余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保持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斯洛文尼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友好合作,成为不同规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相处的典范。实践证明,中斯两国是彼此值得信赖的友好伙伴。卢布尔雅那市中心的中斯友好纪念碑,正是两国深厚友谊的有力见证。中方期待与斯方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共同续写中斯友谊的新篇章。
关于国际和平议题,王毅强调,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全球性战争中,中国人民最早开始反抗侵略,抗战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在亚洲战场击败日本军国主义,阻止其与欧洲法西斯势力汇合,为二战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赢得了欧洲爱好和平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旨在更好地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区冲突频发,中欧更应坚持伙伴关系,深化合作而非走向对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双方需作出正确选择,展现对历史和人民的责任担当。
谈及全球治理与未来发展,王毅表示,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和突出的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积极回应联合国及各国的共同诉求。中国的倡议秉持开放透明原则,并非另起炉灶或取代现有国际机制,而是愿与世界上所有负责任国家合作,通过改革优化全球治理体系,使其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切实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践行多边主义,推动人类共同发展进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相信这一目标与欧洲的期待相符,也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中方愿同包括斯洛文尼亚在内的欧洲国家携手,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共创世界光明未来。
王毅最后强调,中国是负责任大国,在和平与安全领域拥有良好国际记录。历史证明,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制裁只会加剧矛盾。中国始终坚持不参与、不策划战争,积极发挥劝和促谈作用,推动通过对话协商政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当前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弘扬多边主义,强化多边机制,共同捍卫《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