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专用机器人将精准胜任特定任务,通用机器人则灵活应对多元场景,二者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服务机器人的全新应用生态。”9月12日,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朗智能)CEO李通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中如此展望。
擎朗智能XMAN-R1机器人比心。(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摄)
成立于2010年的擎朗智能,不仅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通用与专用具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独角兽”。凭借全栈自研的核心技术体系及“研发-智造-供应链”一体化的产业化闭环能力,公司已构建起包含人形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在内的行业最完整产品矩阵。
目前,擎朗智能的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服务场景。自2015年起至2024年,其产品先后成功切入室内机器人配送、医疗、酒店及清洁等多个行业。海底捞、肯德基、鼎泰丰、希尔顿酒店、洲际酒店、奇瑞4S店等众多知名品牌均为其客户。
今年,擎朗智能重磅发布人形机器人XMAN,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具身智能新纪元。
作为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出海的先行者,擎朗智能同时保持着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公司在海外设有5家子公司或办事处,业务版图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的600余座城市,累计出货量突破10万台,全球机器人总服务次数超过12.3亿次。
李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目前公司机器人的国内外销售占比约为1:1。“我们机器人所服务的场景,往往是人力短缺的领域。例如,不仅日本,像加拿大多伦多等海外多地,都面临着严重的招工难题。”李通直言。
“发达国家‘今天’面临的人力挑战,或将是中国‘明天’需要应对的问题。以上海为例,老龄化进程近年来加速明显,许多重复性、枯燥性的劳动岗位已难觅年轻人的身影。”据悉,擎朗智能的机器人主要出口市场亦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展望未来,擎朗智能设定了宏伟目标:到2050年,力争在全球推广100亿零1台机器人。
“我们的判断是,到那时全球人口预计约为100亿,而机器人的数量有望超过人类。”李通表示,“公司将通过专用与通用机器人的协同发展,为终端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群体服务。”
擎朗智能的员工正在做送餐机器人的测试。(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摄)
“回顾往昔,商用服务机器人在数年前尚未大规模普及,而疫情前后,全球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机器人正快速融入大众生活。我们坚信,在各位的有生之年,有望见证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大规模应用,其数量甚至可能超越人类。”
李通表示,擎朗智能当前的发展战略是专用机器人与通用机器人并重:“在专业高效的细分领域,我们将持续深耕专用机器人;同时,也将积极拓展通用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二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共进。”
李通特别提到,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扶持。
“上海市政府及浦东新区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政策体系非常完善。”李通介绍道,“我们曾获得‘重点企业服务包’,其中涵盖了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科技创新项目资助、办公用房支持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政策红利。”
“作为一家植根浦东的企业,我们深感荣幸与自豪。”李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