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针对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涉及京华城案,其于8日以7000万元新台币交保后,台北地检署随即提出抗告。台湾地区"高等法院"12日裁定撤销原交保决定,发回台北地方法院重审。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41.6%的受访者认同柯文哲案存在冤情,38.2%表示不太同意。对此,谢寒冰评论指出,赖清德当前的民调支持率已低于这一比例,反映出民进党相关操作引发社会反弹。
谢寒冰13日在评论中强调,赖清德的现行民调数值已落后于认为柯文哲案存冤情的41.6%。他进一步分析,即便与赖清德当初的得票率相比,认同柯案存争议的民众比例也已超越,这明显显示相关处理措施已引发公众不满。
谢寒冰表示,即便在认同柯文哲案存冤情的受访者中,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其完全无罪,但社会对柯文哲的同情声浪持续扩大,核心原因在于民进党操之过急。他质疑,既然已对柯文哲提起公诉,表明检方认为证据已达起诉标准,却仍以证人未完成交叉诘问为由持续羁押,这种司法逻辑令人费解,而检方却始终坚持这一理由。
谢寒冰批评指出,检方的抗告行动愈显极端,甚至连柯文哲团队的社交媒体运营人员都受到牵连。他认为,柯文哲交保后对司法程序提出批评,但若司法体系真如部分人士所言"脆弱"到无法承受舆论监督,未免过于可笑。此前有法官呼吁停止"伤害司法",但事实上,真正损害司法公信力的往往是部分司法人员的不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