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科药业(股票代码:688373.SH)的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分歧已完全浮出水面。
9月25日,被誉为“中国抗生素领域领军企业”的盟科药业发布公告,披露其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主要股东为百奥维达基金)正式启动公开投票权征集活动,旨在否决当前董事会提出的10.33亿元定向增发方案,并提议罢免董事长在内的三名董事,以实现董事会重组。
定向增发背后暗藏控制权博弈
9月22日,盟科药业公布定增预案,计划向无关联方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鲸药业”)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96亿股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6.30元,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33亿元。交易完成后,海鲸药业将持有公司20%的股份,成为新任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张现涛也将随之成为盟科药业的新实控人。
这场定增的核心在于公司控制权的归属。根据盟科药业半年报数据,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持股比例为10.92%;第二大股东MicuRx(HK)持股10.79%。盟科药业早前公告显示,MicuRx(HK)的部分股权由公司外籍个人股东及员工持有。
按照方案,定增完成后盟科药业董事会规模将从7人扩大至9人,其中执行董事由4名增至6名,非执行董事保持3名不变。作为控股股东,海鲸药业将拥有提名5名董事的权利,从而占据董事会多数席位,实际掌握公司决策权。
该定增预案将于10月9日召开的盟科药业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大股东反击:内部反对无效后启动公开征集程序
面对定增方案,盟科药业第一大股东表现出强烈反对态度。
9月22日,盟科药业董事会就《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条件的议案》《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等多项定增相关提案进行表决。
Genie Pharma委派的董事赵雅超对相关议案投出反对票,指出公司未充分接触多家具备投资意向的优质投资者,难以保证交易公平性,且海鲸药业在抗感染领域缺乏经验、与公司业务协同性不足,而市场上存在专注该领域的潜在优秀投资方。
尽管赵雅超提出反对,但其余6名董事均投票赞成,定增议案在董事会层面获得通过,进入股东大会审议阶段。
在内部反对未果后,Genie Pharma转而采取公开施压手段。9月25日至10月6日期间,Genie Pharma公开征集投票权,呼吁股东反对董事会提出的多项定向增发议案。
同时,盟科药业于9月25日公告称,Genie Pharma提议在10月19日召开的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罢免袁征宇、吴潘成、李峙乐三名董事,并选举杨宗凡、徐宇超、王勇为新任董事的议案。
值得注意的是,Genie Pharma提名及支持的董事候选人均来自百奥维达基金。赵雅超担任百奥维达董事总经理,徐宇超为投资总监,杨宗凡为投资经理,王勇为投资总监。根据盟科药业招股书,Genie Pharma的股东包括BVCFIII,L.P.、BVCFIII-A,L.P.及自然人杨志。百奥维达基金官网信息显示,杨志于2005年创立该基金,使其成为国内首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美元基金。

图片来源:盟科药业招股说明书
冲突根源:对经营绩效与战略方向的全盘质疑
Genie Pharma的激烈反应,源于对现任管理团队经营成果的深度不满。
Genie Pharma指出,管理团队能力不足导致公司持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盟科药业是一家聚焦感染性疾病创新药研发的企业,其首款产品康替唑胺(商品名:优喜泰)早在2021年已在中国获批上市,但截至2024年,公司1.3亿元的营收仍完全依赖这款唯一商业化产品的收入。
财务数据表明,公司陷入“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的困境: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66万元、4820万元、9078万元、1.303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263亿元、2.203亿元、4.211亿元、4.407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
与此同时,Genie Pharma批评称,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运营消耗大量现金流。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亿元、-3.29亿元、-4.47亿元和-1.21亿元。
Genie Pharma强调,截至2025年6月末,盟科药业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约60%,归母净资产为3.13亿元,较上市初期(2022年底至2025年6月底)累计下降74.19%,使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威胁。
Genie Pharma表示,公司IPO募投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原计划投资周期为36个月,预计2024年3月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但因管理团队研发推进不力,项目进度严重滞后,至2026年3月才能完成,导致公司长期无法改善经营状况,业绩持续恶化。
Genie Pharma还提到,由于管理团队长期经营不佳,公司股价长期低于IPO发行价,致使公司不符合证监会再融资监管要求,丧失融资能力,损害全体股东利益。
在战略投资者选择上的根本分歧,最终成为矛盾公开爆发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