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美东时间联合国大会期间,英国、法国与德国共同宣布联合国已正式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措施。此前,安理会15个成员国投票否决了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将2015年伊朗核协议延长六个月的草案。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三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重新实施联合国制裁并不代表外交途径的终止,同时呼吁伊朗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并重新履行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核保障义务。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离开纽约前指出,伊朗在大会期间与多个欧洲国家进行了协商并取得部分进展,但明确拒绝美国提出的以交出全部浓缩铀换取三个月制裁暂缓期的苛刻条件。
英法德触发联合国对伊朗全面制裁机制后,伊朗于27日当天紧急召回了驻这三国的外交使节。伊朗国家电视台批评三国行为不负责任,称其重新激活了已被安理会废止的决议。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进一步表示,若联合国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被激活,伊朗将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他同时警告美国避免采取军事行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允许协议方在另一方重大违约时重启此前暂停的联合国制裁。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重申对话协商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俄罗斯则指责欧洲三国的行动具有挑衅性且不符合国际法。
伊朗核问题的焦点在于伊朗是否违背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并涉嫌发展核武器能力。
2015年,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伊核协议,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对伊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得以恢复,被冻结资产获得解冻。协议明确规定,若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条款,联合国将重新实施制裁。三年后,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该协议,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
美国和欧洲方面认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已远超2015年协议设定的限制。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显示,伊朗已部署第六代离心机,这将显著提高核材料提炼效率,并可能加速武器级铀的生产进程。
联合国此次全面制裁内容包括:五年内禁止伊朗进出口常规武器;八年内成员国不得向伊朗提供导弹相关材料、技术及服务;同时继续严格管控核与导弹领域的敏感物资、设备及技术转让。
这些制裁措施将直接冲击伊朗经济命脉,预计里亚尔贬值会加剧民生成本上升,使本已动荡的中东地区形势更趋复杂。除了西方国家的强硬施压,伊朗政府还面临以色列和美国的军事威胁,以及国内舆论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