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公园早已不是宿迁的唯一代名词。这座江苏省最年轻的城市,正全力冲刺成为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
9月28日上午,2025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开幕式暨“双招双引”投资环境说明会在宿迁隆重举行。(www.thepaper.cn)观察到,作为宿迁的品牌盛会,“绿洽会”已连续举办十五届,成为外界解读这座“江苏生态大公园”发展动态的关键视角。
十五年间,宿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大幅提升至第67位。宿迁市委书记盛蕾指出,近年来宿迁重点培育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构建“615”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和高端纺织已形成千亿级规模,新材料与绿色食品产业即将突破千亿大关,预计“十五五”末期规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
2025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开幕式现场。宿迁市委宣传部 供图
当前,宿迁正加速构建覆盖“衣食住行”的产业生态,持续强化数字经济的多元赋能,积极布局机器人、具身智能、无人科技、低空制造、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推动产业从“先进制造”向“智能制造”全面升级。
宿迁历史上下相、宿豫、钟吾等名称,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地理上,宿迁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下游,兼具北方与南方的特色,自古便是“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这种南北交融的地理优势塑造了当地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
宿迁的特色产业多元突出,以酒产业为例。近年来,宿迁推行“酒都核心区+区域性特色酒庄”协同战略,实现生产、博览、展示、交易、旅游一体化发展,白酒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达5.8%。
宿迁还被誉为“膜力之城”,热收缩薄膜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光学基材等产品国内份额超25%,膜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国6%。
宿迁同样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基地,每秒有42件快递从宿迁发往全球,越来越多的“宿迁制造”通过电商平台走向世界。数据显示,宿迁现有电商企业超过3万家,电商交易额和快递业务量等指标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为后起之秀,宿迁抢先布局前沿产业,着力打造“华东光谷”,形成“光学镜头-多种类激光器-成套激光设备-下游应用”完整产业链,目前激光产业产值占全国5%。在低空经济领域,宿迁已建成全国首张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预计2026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方面,宿迁与京东合作建设“一平台三中心”,加速构建全产业链,2027年产值有望超过50亿元。
企业需求在哪里,宿迁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并非虚言。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用“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八个字,精准诠释了当地的服务理念。
在助力企业壮大方面,宿迁给予全力支持。例如,出台《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提供最高500万元奖励,对贡献突出的企业负责人授予最高1000克金质奖牌,并设立新材料产业等15支近百亿元政府投资基金......这些务实举措构建了宿迁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
在鼓励创新方面,宿迁投入不断加大。明确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支持1500万元,承担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最高奖励500万元。推出人才新政“16条”,申报国家育才计划的每人奖励30万元;年薪超60万元的部分按30%给予奖励。
2025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活动现场。宿迁市委宣传部 供图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江苏省绿色工业园区、常州大学(宿迁)人才科创飞地、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以及2025年宿迁英才计划项目资助发放仪式,启动了江苏省区域创新引擎计划(激光装备产业),进行了合作签约等环节。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产业基础、精准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工作作风,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