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不满道:"租客长期拖欠租金,我清理他的物品有什么问题?"
法官严肃指出:"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在房屋租赁矛盾中,常见租客逾期缴纳租金甚至失联的情况,部分房东会选择自行开锁进入,将租客遗留物品全部清理丢弃。这样的做法是否具有法律依据?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最新判决给出了明确答案。
2023年10月,王先生与房主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一年,月租金2500元,按双月支付,并明确了违约金条款。合同还规定,在租赁关系终止后,房主有权收回房屋并清理室内物品,且不承担保管责任。
图示为王先生与房主签署的租赁合同部分内容。
合同履行期间,王先生支付租金至2024年3月后便中断缴费。4月1日,房主催收租金未果,于当月23日自行收房,并将王先生留存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紫砂茶具及纪念章等财物全部丢弃。王先生发现后多次协商无果,最终诉至法院。
"租客拖欠租金,我处理他的物品何错之有?"庭审中,房主情绪激动地辩解。
法院审理认为,王先生作为承租人确有违约行为,但房主在未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并丢弃财物,侵犯了王先生的合法财产权。判决要求房主返还相关物品,若无法归还需赔偿17700元。由于王先生存在欠租行为,其要求退还押金的诉求未获支持。该案经二审维持原判,现已生效。
违约与侵权的法律界定
从法律角度如何区分租客欠租与房东弃物的性质?
p>主审法官蒲晖表示,租客逾期支付租金属于合同违约范畴,是经济纠纷;而房东擅自丢弃他人财物则构成财产侵权。虽然租客违约在先,但房东的债权不能直接转化为处置他人财产的权利。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议。
合同条款的有效性与限制
实践中,租赁合同常约定"逾期不搬可清理物品"条款,此类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蒲晖法官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符合要件的合同条款一般有效。但条款有效不代表可任意处置财物,法院会综合考量物品价值、处置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尽到通知义务等因素。即便合同约定"视作放弃",房东仍需遵循正当程序,避免过度行使权利。
p>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租赁与民事租赁存在差异。商事主体通常具备更强的风险判断能力,若合同明确约定了合理的处置程序,在公平前提下可能获得认可,但仍需谨慎操作。
合法维权途径指引
面对租客失联欠租,房东应如何正确维权?
蒲晖建议,首先应通过可留存证据的方式(如书面函件、短信)正式催告,明确违约后果。若需收房,必须在第三方见证下(如社区工作人员、民警)对室内物品进行清点、录像、造册,并妥善保管。同时书面通知租客限期领回物品,相关费用可向租客追偿。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石,权利的行使必须有明确边界。以侵权方式应对违约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依法维权才是解决纠纷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