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新观察

小编 1 0

美军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正式退出现役序列。这一消息源自环球时报援引美国《星条旗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具体而言,当地时间 9 月 25 日,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美军为 " 诺曼底 " 号、" 菲律宾海 " 号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举行了庄重的退役仪式。

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新观察

退役仪式现场的 CG-58" 菲律宾海 " 号巡洋舰

01

不可否认,这两艘万吨级巡洋舰是美军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为维护海上霸权而研发的产物,旨在确保航母编队的绝对安全。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海军实力上领先苏联,特别是应对当时的海上竞争格局。

从吨位分析,提康德罗加级略胜苏联光荣级巡洋舰,例如 2022 年在黑海沉没的 " 莫斯科 " 号。但关键优势在于美国后续建造的数量庞大,以及持续的现代化改装。更重要的是,美军实现了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了这些舰艇的作战效能。

毕竟,美国拥有庞大的航母编队体系,包括 11 艘满载排水量 10 万吨或 11 万吨的核动力航母。这些航母编队都需要万吨级舰艇提供护卫支持。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核心角色就是充当航母的 "带刀护卫",其舰载武器系统也赋予了一定的进攻能力。

在航母问世前,海军主力舰种曾是战列舰,其下依次为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二战结束后,战列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巡洋舰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苏联及俄罗斯曾尝试保留巡洋舰的独立作战能力:例如满载排水量 2.8 万吨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如近期计划回归的 " 那西摩夫海军上将 " 号),以及光荣级巡洋舰(但 " 莫斯科 " 号沉没后几乎消失)。苏联还发展了载机巡洋舰,如早期的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

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新观察

俄罗斯 " 库兹涅佐夫 " 号航母 图:央视 · 军事

载机巡洋舰本质上是苏联在航母发展上的折中方案,旨在兼顾巡洋舰传统与新兴航空力量。如今的俄罗斯海军转向小型化计划,但实际效果仍待观察。

02

正因如此,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自服役起,美军主要将其纳入航母编队充当驱逐舰角色,极少单独执行作战任务。这与苏联的光荣级形成鲜明对比。

提康德罗加级在美军战斗序列中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以本次退役的两艘舰艇为例:1999 年 3 月至 5 月," 菲律宾海 " 号参与北约空袭南联盟行动,发射巡航导弹;2001 年 10 月,它又在阿富汗 " 持久自由行动 " 中参战。而 " 诺曼底 " 号于 1990 年 12 月首航即投入海湾战争,发射 26 枚巡航导弹,成为二战后美军首艘服役即实战的舰船。

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新观察

退役仪式现场的 CG-60" 诺曼底 " 号

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退役仪式形成微妙反差。美军新一代万吨级舰艇研发屡遭挫折,导致两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提康德罗加级退役后,并无新型舰艇递补空缺。美军却未延缓退役计划,凸显战略调整。

回顾美军计划:2024 年 9 月,CG-54" 安提坦 " 号退役后,提康德罗加级规模减至 9 艘。如今 " 菲律宾海 " 号与 " 诺曼底 " 号退役,现役数量仅剩 7 艘。

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新观察

1988 年试航中的 " 菲律宾海 " 号

剩余舰艇包括 CG-59" 普林斯顿 " 号、CG-62" 罗伯特 · 斯莫尔斯 " 号、CG-64" 葛底斯堡 " 号、CG-65" 长津湖 " 号、CG-67" 希洛 " 号、CG-70" 伊利湖 " 号和 CG-71" 圣乔治角 " 号。按计划,CG-67" 希洛 " 号与 CG-70" 伊利湖 " 号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退役,届时规模将降至 5 艘。

03

目前,美军现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数量已少于解放军 055 型大型导弹驱逐舰。但美军仍可倚仗 11 艘核动力航母(均采用弹射起飞),而中国现役两艘滑跃起飞常规动力航母。即便福建舰入役,中国仅新增一艘电磁弹射常规动力航母。

整体上,美国航母编队在数量和实力上仍占优。但有分析指出,中国航母编队除航母本身外,在大型驱逐舰、中型舰艇及潜艇等方面已不逊于美军,甚至略占优势。

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新观察

美军 " 卡尔 · 文森 " 号航母战斗群 图:中国国防报

未来中美海上力量会否逆转?短期内可能性较低,因为航母编队装备研发、生产和成军需长期积累。中国海军发展虽快,但数量上难以迅速追平美军。且中国海军战略与美军不同,航母角色可能随技术演变调整。正如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强调:"我们始终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和装备技术发展,推进航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