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沉浸式党课在上海大学上演,共庆国庆76周年

小编 1 0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之际,为加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推动馆校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发展,一大纪念馆策划的“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上海大学专场于近日在上海大学博物馆成功举办。这场别开生面的行进式演出,将革命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互动的生动课堂,引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激情澎湃的红色历程,深切感受红色学府的传承与演变。

活动当日,参与者首先通过抽取身份卡片融入剧情,随后在演员的引导下深度体验多个历史片段。演出现场设计的互动环节突破了传统党课形式,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历史的主动参与者。剧情涵盖《申报》刊载上海大学招生信息、邓中夏与瞿秋白主持的“民国课堂”,以及上海大学师生积极参与五卅运动的恢弘场景,同时展现中国共产党首份日报《热血日报》的诞生历程。演员们通过精湛表演,再现了上海大学作为红色摇篮,在革命年代克服艰难、广纳英才,为新中国培育大批骨干力量的感人故事。

本次演出汇聚了一大纪念馆、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的师生共同参演。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周涛同学饰演在五卅运动中牺牲的何秉彝,他感慨道:“以往对何秉彝的事迹仅有浅层了解,但通过身着历史服装、朗诵角色台词,我更加透彻地领悟了早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这不仅是艺术表演,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教育,鼓舞我们青年一代不忘历史、勇于担当。”上海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张艺萱观看后表示:“当瞿秋白的扮演者高呼‘哪有公理?只有热血’时,我内心受到强烈冲击。这句话让我顿悟那个时代青年的抉择,作为新时代上大学子,我们定将传承这份红色精神,在民族复兴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一大纪念馆“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已持续开展两年,累计完成十四场精彩演出。通过情景再现、互动设计等创新手法,该系列党课有力助推了红色文化的普及与传承。第二季主创团队由一大纪念馆与同济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联合组建,聚焦馆校协同,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策划,打造高水平红色文艺党课。据悉,原创大型舞台剧将于年底成型并举行跨年首演,该剧以历史时间轴为框架,重点呈现1921至1933年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关键活动与发展脉络,备受各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