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海军官方部门正式发布消息,歼-15T、歼-35及空警-600三型先进舰载机已在福建舰上顺利完成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舰载机的电磁弹射与回收操作,标志着福建舰已全面掌握电磁弹射技术,对推动海军现代化转型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
歼-15T作为歼-15“飞鲨”的弹射改进型号,在2024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2025年7月,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期间,歼-15T与歼-15一同在甲板上展示。歼-15T在福建舰上是如何实现弹射起飞的?大量技术细节现已全面披露。
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能够满载燃油和弹药升空,依托其强大的载弹量和续航能力,可对敌方目标实施饱和式打击,具备卓越的对海对陆攻击效能。
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机库内,记者观察到两架歼-15T战机前后停放。歼-15T的“T”源自汉语拼音“tán”的首字母。弹射杆是专为电磁弹射设计的核心部件,它能直接钩住航母甲板上的弹射装置,瞬间将数十吨重的战机从静止状态加速至数百公里时速,推动战机飞离甲板。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志刚介绍,弹射杆结构并不庞大,尺寸约与人臂粗细相当。
航母甲板上,弹射杆与弹射器连接,后方接头则与牵制杆结合,起到临时固定作用。整个弹射过程原理类似于拉弹弓的蓄力释放。
采用弹射起飞的航空母舰,在甲板安装多个弹射器,由动力系统、往复车和导向滑轨组成。往复车牢固抓住舰载机前起落架,驱动高速前行,最终将战机弹射升空。
无论弹射起飞还是着舰,歼-15T都承受巨大冲击载荷,如同重物高空坠落。为应对此压力,其前起落架比滑跃型歼-15更粗壮结实,这不仅是尺寸增加,而是彻底的重新设计。
赵志刚解释,歼-15T机头设计更低,确保弹射杆每次与弹射装置对接位置固定,提升对接效率,从而增强战机出动频率和作战效能。
钩头设计核心目标在于着舰时稳定钩住阻拦索,并在停止后自动脱钩。
除歼-15T外,歼-15DH和歼-15DT也是歼-15基础型的改进型号,更强调进攻作战能力。
海军航空大学某部唐日勇表示:歼-15DT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弹滑兼容型舰载电子战飞机,具备电子对抗和弹射起飞功能,主要承担编队支援干扰及反辐射打击任务,能显著提升舰载机装备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
(来源:总台国防军事频道《砺剑》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