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机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项承载着鹤岗市百万民众十载期盼的航空枢纽工程,预计将于2027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使蓝图变为现实,为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8月27日,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本文图片均为鹤岗市委宣传部 供图
十年规划终启建:构筑现代化航空港
项目施工现场,各类挖掘机械与工程车辆往来作业,机器的轰鸣声汇聚成激昂的建设序曲。作为国内重要的支线机场,鹤岗萝北机场坐落于鹤岗市东北部区域,项目总占地面积达180.14公顷,飞行区按4C标准设计建设。主要工程内容涵盖1条长2500米、宽45米的跑道,设置6个机位的站坪,一座建筑面积5008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空管、供油、供电、供水、消防救援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该项目总投资额为10.66亿元,建成投运后,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可达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年飞机起降架次5000架。
“本年度我们已顺利完成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到初步设计的各项审批流程,民航相关专项审批工作已基本收官,目前正在推进施工审查与招投标等后续程序。”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瑞超介绍道,“今日正式启动开工建设,按照既定计划,2027年10月即可实现通航目标。”
打通交通壁垒:航空通道赋能城市发展
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始终是制约鹤岗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突出短板——外地客商前来考察需经多次中转,不仅耗时且十分不便。如今,机场的开工建设将有效破解这一“痛点”,通过构建高效的“空中通道”,为城市发展打通“快速路”。
“未来从北京直飞鹤岗的航班仅需2小时即可抵达,商务洽谈的时间成本将大幅降低。”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敬涵表示,这条空中跑道不仅是便捷的交通线,更是“石墨之城”对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它将显著提升对俄边境贸易的物流效率,为产业协同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有力促进边境城市开放潜能的充分释放。”

鹤岗萝北机场建设项目现场。
多元价值凸显: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升级
交通条件的跨越式提升,其红利效应远不止于商务往来与产业发展。过去,“煤炭城市”的标签让人们对鹤岗的印象多停留在工业层面;未来,随着机场带来的客流增长,“生态鹤岗”的绿色魅力将被更多人所熟知。
“以往人们提及鹤岗,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工业场景;而如今从空中俯瞰,满眼翠绿的生态美景将尽收眼底。”黑龙江省界江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王兵说道,“机场建成后,我们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夏季推出特色避暑旅游产品,冬季打造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结合界江观光、林海穿越、射击体验、品尝‘鹤岗小串’等地方特色,让更多游客亲身感受生态鹤岗的独特魅力。”
鹤岗市石墨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探明矿石储量达22.89亿吨,且具有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品质优良、易于采选、应用广泛等显著优势。同时,当地正依托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园,着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机场选址地距离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高端商务出行与精密设备运输条件,为“中国石墨之城”融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体系提供关键支撑,为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城”注入强大活力。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学在现场见证了机场开工这一历史性时刻,他表示:“机场建成后,物流运输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有利于我们的样品和高端产品快速送达各地市场。此前通过公路和铁路运输通常需要3-5天甚至更长时间,而航空运输仅需1-2天,大幅缩短了交付周期,使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鹤岗是黑龙江省‘5纵2横1边’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机场建成后,不仅能完善区域交通格局,更将着眼未来发展。我们计划依托机场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等产业。”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表示,“未来,石墨产品将能更便捷地对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跨境旅游将吸引更多中俄游客,产业协作也将突破地域限制,助力鹤岗成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空中引擎’。”
从实现“飞天梦”到迈向“腾飞梦”,鹤岗萝北机场的建设,正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谱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