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泡饮 *** 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白鹤沐浴 (洗 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观音入宫 (落 茶):把乌龙茶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悬壶高冲 (冲 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 (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 清新洁净; 关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韩信点兵 (点 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鉴尝汤色 (看 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冻顶乌龙茶属于乌龙茶类。
一、乌龙茶包括的也很广泛,比如台湾的高山茶、冻顶乌龙茶、福建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等等都属于乌龙茶。
二、从发酵度来说,冻顶乌龙茶属于轻发酵,有焙火的乌龙茶。
三、从 *** 工艺来说,冻顶乌龙茶的 *** 流程分粗斗为:采摘、日光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包布揉茶、烘焙干燥,所以很多台湾茶,包括冻顶乌龙茶的外形是球状或半球状的颗粒形。
四、冻顶乌龙袜凳手茶是于清朝年间从福建武夷山移植去台湾的,所以在口感上,跟大红袍有类似。
五告嫌、冻顶乌龙茶名字的来源,因为它生长在台湾的冻顶山上,所以叫冻顶乌龙茶了,之所以那座山叫冻顶,是因为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脚趾,台湾俗称“冻脚尖”,才能上得去,这即是冻顶山名之由来,茶亦因山而名。
冻顶乌龙茶属于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产地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茶区海拔约600-1000米,以上三点为核心产区,被誉为“茶中圣品”。冻顶乌龙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清雅,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香气独特据说是帝王级泡澡茶浴的佳品。
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所以冻顶茶产量有限,尤为珍贵。养殖冻顶乌龙茶树时,要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黏、排水性好的腐殖土,采摘前要为茶树施加氮肥、尿素,提高发芽率。
冻顶茶特点
1、茶叶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隐隐金黄色。
2、冲泡后,茶汤金黄,偏琥珀色,带熟果香或浓花香,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十足,带明显焙火韵味。
3、茶叶展开,外观有青蛙皮般灰白点,叶间卷曲成虾球状,叶片中间淡绿色,叶底边缘镶红边,称为“绿叶红镶边”或“青蒂、绿腹、红镶边”。
4、冲泡后汤色橙黄,有像桂花香一样的香气,滋味醇厚,回甘强。
冻顶乌龙茶俗称冻顶茶,是台湾知名度极高的茶,素有「北包种,南冻顶」之称。原产地在台湾南投县的鹿谷乡,主要是以青心乌龙为原料制成的半发酵茶。传统上,其发酵程度在30%左右。制茶过程独特之处在於:烘乾後,需再重复以布包成球状揉捻茶叶,使茶成半发酵半球状,称为「布揉制茶」或「热团揉」。传统冻顶乌龙茶带明显焙火味,近年亦有轻培火制茶。此外,亦有「陈年炭焙茶」,是每年反覆拿出来高温慢烘焙,而制出甘醇後韵十足的茶。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鹿谷地区茶农在灾後重建中研发出「冻顶贵妃茶」。鹿谷乡农会每年举办茶叶比赛,评选出特等(冠军茶)、头等、二等、三等、优良茶(五朵梅、四朵梅、三朵梅、二朵梅、一朵梅)等品级。 【产地】 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主要种植区鹿谷乡,平均海拔500~900米,年均气温22℃,年降水量2200毫米,空气湿度较大,终年云雾笼罩。茶园为棕色高粘性土壤,杂有风化细软石,排、储水条件良好。 【茶名由来】 从茶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即是冬季也并无严寒相侵,雪冻冰封,那么为何名冻顶呢?据说是因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脚趾,台湾俗称“冻脚尖”,才能上得去,这即是冻顶山名之由来,茶亦因山而名。 【茶种来源】 一说是1855年(清朝咸丰年间),鹿谷「林凤池」赴福建应试,高中举人,还乡时,自武夷山带回36株青心乌龙茶苗,其中12株由「林三显」种在「麒麟潭」边的「冻顶山」上而来。最早是冻顶山一带茶农,以甕装茶贩售,又有「冻顶甕装乌龙茶」之称。 一说是世居鹿谷乡「彰雅村」「冻顶巷」的苏姓家族,其先祖於清朝康熙年间自中国大陆移民台湾,自乾隆年间已往「冻顶山」开垦种茶。 【特点】 1.茶叶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隐隐金黄色。 2.冲泡後,茶汤金黄,偏琥珀色,带熟果香或浓花香,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十足,带明显焙火韵味。 3.茶叶展开,外观有青蛙皮般灰白点,叶间卷曲成虾球状,叶片中间淡绿色,叶底边缘镶红边,称为「绿叶红镶边」或「青蒂、绿腹、红镶边」。 【采制工艺】 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更佳,采后立即送工厂加工。其 *** 过程分初制与精制两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为主要程序。做青经轻度发酵,将采下的茶菁在阳光下暴晒20~30分钟,使茶菁软化,水分适度蒸发,以利于揉捻时保护茶芽完整。萎凋时应经常翻动,使茶菁充分吸氧产生发酵作用,待发酵到产生清香味时,即进行高温杀青。随即进行整形,使条状定型为半球状,再经过风选机将粗、细、片完全分开,分别送入烘焙机高温烘焙,以减少茶叶中的 *** 含量。 【茶质】 冻顶乌龙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弯曲状,色泽墨绿,有天然的清香气。冲泡时茶叶自然冲顶壶盖,汤色呈柳橙黄,味醇厚甘润,发散桂花清香,后韵回甘味强,饮后杯底不留残渣。其茶品质,以春茶更好,香高味浓,色艳;秋茶次之;夏茶品质较差。
冻顶乌龙茶之冲泡: (1)盖碗泡茶法: 茶具为茶盘、茶巾、煮水器、盖杯、茶杯、茶船、渣匙、茶盅等。 ① 看干茶:先审察干茶的形状与色泽,以了解茶叶品质特性。 ② 烫茶具:以沸水冲泡洗茶碗、茶具以符卫生。 ③ 放置茶叶:参酌茶叶特性,放置茶壶容量1/3的茶叶。 ④ 冲泡:以沸水冲入壶中,冲满即刻盖好,冲泡开水温度以95-100℃为宜,可以多次冲泡以供长时间品饮。 ⑤ 冲茶碗:将热水冲入杯内,用杯盖轻拨泡沫,将杯盖上泡沫冲掉盖上杯盖。 ⑥ 冲泡时间:冲泡时间由短而长,之一次短而后逐次增长。泡茶之时间长短不同,茶汤中可溶物的量与质亦是不同,因此冲泡茶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茶汤品质。 ⑦ 温杯:将茶杯先用沸水冲净烫温,以助长香味兼重卫生。 ⑧ 倾倒茶汤:将冲泡出来之茶汤,先倾入茶海,使其浓度匀一,茶末沉淀,然后均匀注入茶杯供饮。 ⑨ 品茶:冻顶乌龙茶具有明显的花香近似桂花香,特有香气清纯持久,芳香甘醇,生津解渴,提神醒脑,滋味特别甘醇。 盖碗茶之好处:a.碗口较大,便于冲泡茶叶。碗底圆小,注入开水茶叶硕碗底翻滚,易泡出茶味。b.碗盖使香气凝集,揭开碗盖,茶香四溢并用盖赶浮叶,不使沾唇,便于品饮。c.茶船可免端茶烫手,若碗里溢出茶水,流入茶船,便函于端茶敬客。 (2)宜兴茶壶泡茶法 : 茶具为茶盘、茶巾、煮水器、茶壶(宜兴县出产陶制小茶壶)、茶杯、茶船、渣匙、茶盅、闻香杯等。 ① 烫茶具:以沸水冲泡茶壶,茶具以待卫生。 ② 放置茶叶:用茶荷将茶叶取出适量放入壶中。 ③ 冲泡:冲入开水,并使泡沫溢出,随即加盖,并将茶汤倒入茶船之中;再次冲入开水。 ④ 冲壶:即刻从壶盖上冲浇开水使茶壶里外保温,藉以充分浸出滋味发挥香气。 ⑤ 冲泡时间:冲泡时间由短而长,之一次短而后逐次增长。泡茶之时间长短不同,茶汤中可溶物的量与质亦是不同,因此冲泡茶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茶汤品质。 ⑥ 倾倒茶汤:将茶倒入茶盅,然后倒入闻香杯,随即将闻香杯置于鼻前吸气数次,闻其香味。其目的为了品尝"杯底留香","温香"、"次香",愈是好茶,留香愈久,香气愈富变化。所以,也只有上等好茶才经得起这个考验。 ⑦ 品茶:先闻其香,次观水色,进而察其味,及至喉韵之感觉,细细品尝。金萱乌龙茶,是精心研制出的特级调味茶,清香持久、生津解渴、兼具奶香味,滋味特别清香。
原产地在台湾南投县的鹿谷乡,主要是以青心乌龙为原料制成的半发酵茶。传统上,其发酵程度在35-50%左右。制茶过程独特之处在于:烘干後,需再重复以布包成球状揉捻茶叶,使茶成半发酵半球状,称为「布揉制茶」或「热团揉」。传统冻顶乌龙茶带明显焙火味,亦有轻培火制茶。此外,亦有「陈年炭焙茶」,是每年反复拿出来高温慢烘焙,而制出甘醇后韵十足的茶。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鹿谷地区茶农在灾后重建中研发出「冻顶贵妃茶」。鹿谷乡农会每年举办茶叶比赛,评选出特等(冠军茶)、头等、二等、三等、优良茶(五朵梅、四朵梅、三朵梅、二朵梅、一朵梅)等品级。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晾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团揉、复烘、再焙火制成。色泽墨绿油润,汤色黄绿,滋味甘醇浓厚。 主要种植区鹿谷乡,年均气温22℃,年降水量2200毫米,空气湿度较大,终年云雾笼罩。茶园为棕色高粘性土壤,杂有风化细软石,排、储水条件良好。每年采摘于4~5月和11~12月间,标准为一芽二叶,色泽苍绿,汤色呈金黄带绿,具有花香甘甜滋味。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居于海拔700米的高岗上,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蹦紧脚尖(冻脚尖)才能上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冻顶山上栽种了青心乌龙茶等茶树良种,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
冻顶乌龙茶与高山乌龙茶的区别:
1、产地海拔的区别,冻顶乌龙茶产地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海拔约600-1000公尺。高山乌龙茶产于中国台湾南投县、嘉义县等地,海拔约一千公尺以上。
2、色泽的区别,冻顶乌龙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清雅 ,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香气独特据说是帝王级泡澡茶浴的佳品。高山乌龙茶汤色为金黄色、花香突出,滋味浓醇且耐泡、滋味浓醇,香气高扬。
3、茶叶的形状区别,冻顶乌龙茶叶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隐隐金黄色,被誉为“茶中圣品”。高山乌龙茶叶形如半球形状,色泽深绿,香如金桂,清香甘甜为其一大特征。
4、气候的区别,冻顶乌龙茶生长在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所以誉为冻顶茶。高山乌龙茶是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台湾高山乌龙又叫软枝乌龙或金萱茶。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台湾乌龙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高山乌龙、阿里山茶等。
扩展资料
乌龙茶选购技巧:
一、嫩度、色泽
1、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 “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
2、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
二、闻干茶香味
把干茶捧在手里,埋头贴紧着闻,连续深吸三次。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当然必须注意是否香味是否为了明显而显得不自然,是否为人工刻意加为造成;较次者,吸第二口气时,就会露出马脚,或者显不出香气,甚至流出青气和杂味,当然就不要了。
三、茶的外形
1、条索是指各类茶的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
2、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3、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 *** 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四、开汤冲泡
1、茶汤颜色:用一个瓷汤勺拨开茶叶,看汤色如何。
2、茶汤香气:茶叶的香气又因品种、制程和季节的区别而有不同的表现。
3、茶汤滋味:茶主要是用来饮用的,茶汤含入口中,运用舌头使茶汤在口腔内来回滚动,令茶汤滋味在口腔中被充分接触和感受,以此来分辨茶汤的甘醇浓稠、苦涩淡薄、 *** 性与收敛性等。
4、辨叶底:叶底的辨别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断,看叶面的展开速度可以测出茶叶的老嫩,新制茶叶,叶底颜色鲜明清澈;陈茶,则呈红褐或暗黑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