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重磅报告: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配置热情创2021年来峰值

小编 51 0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9月11日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当前美国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关注度已攀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值,配置意愿呈现显著升温态势。

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研究团队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显示,无论是指数型配置还是行业主题性投资机会,市场参与热度均维持高位运行。在近期与该行进行策略交流的美国投资者中,超九成机构明确表达了增加中国市场敞口的计划,这一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首次出现。

针对这一趋势转变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多重积极因素形成共振。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研发、生物医药创新及高端制剂开发等前沿科技领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优势,促使国际资本将中国市场视为长期战略配置的核心标的。同时,国内市场流动性环境的边际改善与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投资意愿的支撑基础。

报告特别提到,美国投资者的关注领域已突破传统互联网板块和ADR美国存托凭证范畴,正逐步向港股通标的及A股核心资产延伸,重点布局方向涵盖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半导体国产替代、工业机器人及新消费赛道等。量化投资基金与宏观策略基金则更偏好通过A股ETF产品及股指期货工具构建头寸,以实现高效的市场参与。从交易结构观察,当前美国投资者仍以ADR为主要交易标的,港股及A股市场的配置占比呈逐步提升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A股和港股市场近期交投活跃度提升,国际主流投行密集释放对中国资产的乐观预期。

8月22日,高盛集团在最新策略研报中指出,中国权益市场当前的估值修复行情虽由零售资金主导,但庞大的"存量资金"仍处于观望状态,这部分潜在增量将为市场提供持续上行动能,尤其看好具备产业政策支持的中小盘成长股表现。

该研报同时披露,目前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仅有22%配置于股票及权益类产品,较发达国家市场存在显著提升空间。据测算,潜在可入市资金规模超10万亿元,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撑,显示居民资产配置结构调整将持续利好权益市场。

8月6日,汇丰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区首席投资总监匡正在市场展望会上表示,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对A股市场维持积极配置评级,重点关注具备高质量成长属性的科技制造板块。

他进一步分析称,根据万得资讯统计的市场一致预期,AI基础设施提供商、核心算法解决方案及下游应用场景三类企业,预计2025年盈利增速将较基准期出现显著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普及及关键技术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云计算服务收入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今年3月,花旗集团已率先调整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将美国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同时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成为较早布局中国资产的国际投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