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纠纷超7900万件 化解率达95%以上

小编 15 0

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机关在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领域的工作成效及创新实践。

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方面,我国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目前全国已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69.6万个,配备人民调解员310万名。通过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不仅高效处理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征地拆迁等传统类型纠纷,还重点破解医疗纠纷、交通事故、金融借贷、拖欠薪资、新就业形态等领域矛盾。统计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累计调处各类纠纷7900多万件,成功化解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仲裁作为经济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共有仲裁机构285家,注册仲裁员6.7万名。"十四五"期间全国仲裁系统共受理案件227万件,涉案标的总额突破4万亿元。其中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64万件,占案件总量的28%,服务范围已全面覆盖经济贸易、工程建设、金融保险、房地产交易、互联网经济、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持续强化。各地行政复议机构积极推进"互联网+复议"服务,通过搭建线上申请平台、增设实体受理窗口等举措,大幅提升案件受理便利度,"十四五"期间全国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04万件。2024年新修订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后,全国当年新收案件达74.96万件,同比增幅达94.7%。经行政复议程序处理的案件中,90.3%实现实质性化解。2024年以来,通过调解和解等柔性方式结案16.8万件,调撤结案率达26.3%,行政争议化解质效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