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嘉善:绿色创新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小编 17 0

踏入太浦河南岸嘉善境内的方厅水院主会馆,一层设长三角展演中心,二层为长三角会议中心(四方厅)。在此处,15分钟即可畅达江浙沪三地,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的地域风貌一览无余。

向南眺望,便是浙江嘉善。

这座位于江浙沪交界地带的县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坚定的发展信念,正携手青浦、吴江,成为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例如,三方合力建设“轨道上的示范区”,通苏嘉甬铁路、沪昆铁路抬升工程、市域铁路西塘线及枫南线已全面开工建设,嘉善与沪杭苏甬形成半小时高铁、一小时高速的交通网络格局日益清晰。

再看祥符荡,昔日令人困扰的“烂泥塘”,如今已蜕变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生态绿心”与科创湖区,成功引进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

嘉善,确实焕发了新的生机。

水系,焕发新生机

嘉善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南连嘉兴市南湖区,北邻苏州市吴江区。

嘉善水乡。本文图片均为嘉善县委宣传部提供

嘉善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以“水网密布、湖荡棋布”为显著特征,全县拥有近2000条大小河道,孕育出“鱼米之乡”的富饶与“丝绸之府”的秀美。

然而,嘉善的水生态曾面临严峻挑战。以嘉善第二大湖祥符荡为例,因农业养殖污染等问题,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沦为“烂泥塘”。

2019年起,祥符荡启动系统性生态治理工作,相继实施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清水降浊工程及水生态监测管理平台建设。

清退1500余亩养殖鱼塘,修复190万平方米沉水植物,连通周边水系构建生态循环网络。“水下森林 - 水生动物 - 微生物”生态链使祥符荡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祥符荡,水质已从劣Ⅴ类稳定提升至Ⅱ类,透明度从20厘米提高到2米,成为示范区内水质最优的湖泊之一。在2025年发布的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中,祥符荡区域记录物种超500种,成为生态修复的成功范例。

在深度治理过程中,祥符荡保留了原有的江南水乡格局,打造环湖生态缓冲带与湿地景观带,形成“湖荡 - 湿地 - 农田 - 村落”的多层次生态结构,成为示范区内集自然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核心生态区域。

每逢周末,祥符荡周边便停满“浙”“沪”“苏”牌照的车辆,游客三五成群,或沿栈道漫步交谈,或在湖边垂钓休闲。

近年来,嘉善县持续落实示范区联合河湖长“五个联合”机制,实现示范区“一河三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合河湖长全覆盖,太浦河跨省界断面水质连续三年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

嘉善还联合青浦、吴江编制实施《平原河网热点区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技术规范》《长三角平原水网区县域水生生物监测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废水碳源综合利用管理技术指南》等一批跨区域、跨领域的治水标准。

乡村,展现新面貌

水系的改善,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发展信心。

姚庄镇洪字圩。

地处嘉善县大云镇东部的缪家村,紧邻沪杭高速公路大云出口。2024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万元,超出嘉兴市平均水平近1万元。

缪家村的“共富密码”在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中德产业园飞地抱团、土地众筹建共富停车场、入股共富超市等载体,缪家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00万元,为村民分红535万元。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同时,借助旅游产业,缪家村建立甜蜜旅游党建联盟、“红杜鹃”共富联合体,村内4A级景区蓬勃发展。该村引进投资近1亿元的现代农业园村企共富项目,打造歌斐颂巧克力、华神鳖、缪家大米等品牌,有效带动了民宿、农家乐、花卉等产业的发展。

干窑镇长生村的村民对村子的变化感到惊喜。“以前,很多完好的宅基地和房子闲置着,造成资源浪费。现在这些地方被改造成玩具屋、咖啡屋、羊羊餐厅,村里增添了更多乐趣,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近年来,长生村依托畜牧业养殖基础,采用“租金 + 分红”合作经营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引入国漫IP《喜羊羊和灰太狼》,打造“欢乐羊村”项目,建成国内首个以国漫IP为主题的线下沉浸式乡村旅游空间。

乡村美景与动漫风潮相互融合,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民和村集体获取宅基地和农房产权性收益开辟了渠道,实现了村集体增收。

为进一步推广嘉善的乡村旅游文化,今年春天,嘉善精心制作了“嘉善野米饭特色打卡地地图”,巧妙串联起嘉善9个镇(街道)中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点。周末在嘉善的乡村穿梭打卡,别有一番趣味。

产业,实现新升级

世界级水乡,并不满足于仅拥有优美风景和旅游资源。

依托祥符荡的优美水乡风光,嘉善积极引进长三角高端科研资源,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成功落地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载体,上千名科研人员在此常驻,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以科创产业为引擎,嘉兴正构建融合发展新优势。

祥符荡创新中心。

今年,储能行业龙头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将400多人规模的青山兰钧研究院整体搬迁至嘉善,聚力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锂电池基地。目前,已累计带动储能核心设备、系统集成等16家上下游企业落地。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嘉善会同青浦、吴江揭牌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3 + 2”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跨区域一体化新园区。今年上半年,嘉善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8.6%。

嘉善还借助青浦华为练秋湖基地,与华为共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持续谋划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产业。嘉善虽是平原地区,但平原之上崛起了“科创”高峰。科技创新已俨然成为嘉善县域发展的主旋律。

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过往的“水乡小城”嘉善陆续实现了联合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5N级超纯铁技术等一批历史上“零的突破”。

当一个个科创载体如“科创明珠”般嵌入江南水乡,不禁让人联想到瑞士日内瓦科创湖区。

千年水韵、科研创新、人才流动、产业兴起,一幅绿色创新一体化的生态图景正在嘉善徐徐展开。未来,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