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H股零息可转债发行获批 溢价21%募资156亿港元强化资本实力

小编 25 0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2025年第二家险企启动H股零息可转债融资计划!

中国太保 (601601.SH)9月11日晚间披露公告,拟发行2030年到期的H股零息可转换债券,这是继中国平安之后年内第二家采用该融资工具的头部险企。

公告显示,本次债券发行规模达155.56亿港元,初始转股价定为每股H股39.04港元(可调整),较9月10日H股收盘价存在约21.24%的溢价空间。

若全额行使转股权且不考虑其他股份变动,该债券可转换为约3.98亿股H股,占转换后公司H股总股本的12.55%,占总股份的3.98%。

回溯今年6月,中国平安 (601318.SH 已成功发行117.65亿港元同类型债券,专项用于资本补充及医疗养老战略布局,为行业融资树立范本。

中国太保H股零息可转债发行获批 溢价21%募资156亿港元强化资本实力

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偿付能力

国泰海通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在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太保仍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此次发行可转债将有效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为战略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半年报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太保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36%(同比+6pct),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5%(同比+5pct);产险板块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13pct)和241%(+19pct),各项指标均远超监管要求的100%和150%基准线。

保险行业分析师指出:"零息可转债作为混合型资本工具,兼具债务安全性与股权增值潜力。对险企而言,其优势在于融资成本更低,且不占用即期现金流。转股前可计入附加资本改善综合偿付能力,触发转股后直接增厚核心资本,实现双重资本优化。"

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香港市场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基础和高效的资本工具流通机制,使其成为险企境外融资首选地。此次太保发行中长线投资者认购占比超七成,充分体现国际资本对其发展前景的认可。"

赋能三大战略,夯实主业根基

根据募资计划,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融资净额约154.80亿港元将重点投向保险主业强化、"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实施及补充营运资金,构建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池。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加速推进"保险+健康+养老"生态闭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半年报披露,"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已实现九城十园全面运营,入住人数突破2000人;创新推出"百岁居"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客户满意度达92%;厦门康复医院正式投运,标志健康服务网络再添重要节点。在养老金融领域,公司养老金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近10%,商业养老保险新单保费实现翻倍增长。

数字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战略成效显著,大模型技术已深度应用于销售、核保、理赔等核心环节。数据显示,AI智能坐席已承接48%的客户服务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处理率提升至16%,责任认定准确率达99%,单件理赔成本降低47%。

国际化布局层面,中国太保正稳步推进跨境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构建境内外协同发展模式,提升全球资产配置效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解决方案。

国泰海通证券在研报中强调,本次融资将显著提升中国太保的资本运用灵活性,通过低成本资金注入,加速三大战略落地,为长期价值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险企资本补充动作频繁,太平人寿、阳光人寿等多家公司已通过发债融资超800亿元,同时股东增资、永续债发行等多元补充渠道并行,行业资本实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