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式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现役主战装备集体亮相,其中新一代导弹武器系统的展示,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
此次受阅的战略导弹家族包括惊雷-1空基远程巡航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以及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等核心装备。
这批代表我国最高军事科技水平的武器系统首次公开集群展示,标志着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体系的全面成熟。
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这些国之重器是维护国家主权完整、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盾牌与战略"王牌"。
著名军事专家邵永灵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不同发射平台的弹道导弹因作战环境、技术要求和战术目标的差异,其弹头气动布局设计存在显著科学考量。
惊雷-1作为空射核威慑武器,需适配战略轰炸机挂载需求,在体积重量严格受限的条件下实现最大射程。其采用的双锥体弹头设计,通过优化气动外形显著降低飞行阻力,使中近程导弹具备了接近远程导弹的打击效能,这种设计在国际同类武器中属于先进技术方案。

巨浪-3潜射弹道导弹面临水下发射的特殊挑战,由于水介质密度是空气的800倍,其钝形弹头设计通过流体力学优化,可有效提升水下运动稳定性并减小航行阻力,避免水流扰动导致的弹道偏离。同时考虑到潜艇发射管的空间限制,钝头结构能缩短弹头长度,在保证战斗部载荷的前提下实现武器系统的紧凑化布局,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军事装备"有限空间最大化效能"的设计理念。
东风-61与东风-31BJ陆基洲际导弹作为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具备超远射程和大载荷特性。这类武器大部分飞行段处于大气层外的稀薄空气或真空环境,无需考虑水下发射的流体力学限制和空射武器的挂载约束。其弹头内部设计有更大的有效载荷空间,不仅可提升战斗部威力,还能搭载多类型突防装置,包括分导式多弹头、诱饵弹和电子干扰设备等先进反拦截技术。

军事专家强调,各类导弹的外形设计都是作战需求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最终服务于"精准打击、有效突防、可靠毁伤"的作战目标。陆海空基导弹系统通过差异化设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立体战略防御体系,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