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与我们成长的年代相比,简直是‘来自不同星球’,养育他们如同与外星人相处。”9月13日,《轻松上学:亲子沟通心理指南》新书发布暨签售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拉开帷幕。活动伊始,“600号心理”科普系列总主编谢斌教授的这一观点便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他强调,当代儿童的成长环境与信息获取方式和上一代有着天壤之别,家长以往的育儿经验已难以直接套用,加之“每位父母都是首次育儿”,普遍缺乏系统指导,因此“互助学习、专业引领”成为破解当前育儿难题的核心途径。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据2025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在存在轻度抑郁风险和抑郁高风险的青少年群体中,经常或每天出现不想上学情况的比例分别达到20.2%和45.4%。“上学难”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心头大患,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

(左起)本书主编曾庆枝,“600号心理”科普系列总主编谢斌、本书主编李黎、作家格十三对谈。
在去年的上海书展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推出的《轻松上班》一书多次售罄并紧急补货,成为书展期间的现象级畅销书。此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乘势而上,将科普焦点转向青少年群体面临的上学难题,精心打造了《轻松上学:亲子沟通心理指南》。这部新作延续了前作《轻松上班》的实用导向风格,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度剖析了75个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核心关键词,内容广泛覆盖情绪管理、学习适应、社交能力培养、性教育等七大重要主题。书中从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质、依恋模式、心理韧性等深层影响因素切入,采用“真实生活场景再现+专业心理机制解码+高情商沟通话术示范”的清晰结构,为广大家长读者提供了一套立即可用的亲子沟通解决方案,助力孩子有效应对上学焦虑、学习拖延、人际交往敏感等常见困扰。
“专家团队在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基础上,从孩子行为的现象与表现入手,由浅入深地剖析其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思路与策略。乍看之下似乎并非直接谈论‘上学’这一主题,但深入阅读后便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观点和方法都与‘孩子顺利上学’息息相关。”总主编谢斌指出,孩子“拒绝上学”的背后,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果,而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从系统整合的视角出发,让每一位‘相关者’——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孩子自身,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方案”。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家长读者们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围绕“孩子沉迷手机”“拒绝与家长沟通”等具体而紧迫的问题,与专家团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本书主编曾庆枝以一个典型的青春期亲子对话场景为例,指出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习惯于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晚回家?”等封闭式问题作为开场,这种方式反而容易将孩子推向沉默的对立面。她着重强调:“亲子沟通的本质并非简单的信息收集过程,而是情感的双向流动与共鸣——当家长对孩子说‘你今天看起来好像很累’,孩子才能真切感受到‘我被理解和看见’。”
“我们将家长在沟通中应该说的话、不应该说的话都进行了一一举例说明,甚至详细拆解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其目的就是要让家长能够‘拿来就能用,用了就有效’。”曾庆枝表示。此外,专家团队此前推出的《家庭情绪养育》等多部著作,也与《轻松上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效应,全面覆盖了儿童情绪教育、特殊心理问题应对等多个关键维度。

《轻松上学》
“错误的沟通方式如同在亲子之间‘筑起高墙’,而科学的沟通方法则是在‘搭建桥梁’。”主编李黎向现场读者生动分享了书中提出的“沟通三步法”,即通过细致观察孩子的状态、真诚表达共情理解、耐心询问内心需求,引导孩子逐步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与开放度。李黎强调:“破解‘上学难’的关键核心在于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书中的‘家长工具箱’板块,提供了从‘角色互换体验游戏’到‘非暴力沟通实用话术’等超过20种可直接操作的工具,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敢于并乐于主动分享校园生活中的困惑与喜悦。”
“想要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上学,家长首先要学会让自己的心态‘松弛’下来。”现场特邀嘉宾、知名作家及自媒体人格十三,其代表作包括《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等,她结合自身作为母亲和心理学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与经验,分享了对于亲子沟通的深刻洞见:“许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误区,过度聚焦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忽视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事实上,亲子沟通的艺术在于‘抓大放小’,把握核心方向。”她以自己公众号后台收到的读者留言为例,进一步强调“当我们用显微镜去审视孩子的问题时,孩子感受到的往往是评判而非支持。如果我们能用望远镜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就能更多地发现他们内在的力量与潜能,从而有效破解育儿焦虑。”她特别对“600号心理”科普系列的初心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出版的书籍,并非是教导家长‘如何送孩子去看病’,而是教会大家‘如何避免问题发展到需要看病的那一步’,这才是最具温度和人文关怀的科普。”
针对“如何构建更加友好包容的育儿环境”这一议题,谢斌教授提出了“要轻松就不要过度发力”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家长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一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家长心态松弛,孩子的状态肯定也不会紧张到哪里去。”他同时也呼吁,如果教育制度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试错空间”,改变单一的“独木桥”式评价标准,整个社会氛围能更加包容多元,那么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会比现在轻松许多。
“600号心理”系列作为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袂打造的权威科普品牌,目前已成功推出《家庭情绪养育》《青少年抑郁照护者指南》《轻松上班》等多部畅销佳作。此次发布的新书不仅延续了该系列专业知识与实操工具紧密结合的鲜明特点,更特别设置了“家长工具箱”和“养育关键词”特色板块,旨在帮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系统构建起长期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力。展望未来,“600号心理”系列将持续关注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与人文关怀的优质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