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陈奇(右)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官方消息,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陈奇女士,因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9月13日13时55分在上海浦东曙光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6岁。
2023年度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中,时年94岁高龄的陈奇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荣获特殊贡献奖这一殊荣,成为当时戏剧界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作为拥有79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陈奇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投身地下党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当日,她参与录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纪律广播,成为见证历史的珍贵声音记忆。其艺术足迹不仅遍布话剧舞台,更曾走进中南海演出。在影视领域,《上海一家人》《十六岁的花季》《裤裆巷风流记》《结婚一年间》等经典作品让她成为观众心中亲切的"千面奶奶",即便年过九旬仍活跃在镜头前。
1929年生于河北唐山的陈奇,1945年被中共地下组织创办的洪流剧社吸纳,开启艺术生涯。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她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在专业学习期间持续参与进步戏剧演出和学生运动。
回顾毕生从艺经历,陈奇曾总结道:支撑自己走过风雨岁月的是两条人生准则——其一,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其二,永远忠诚于心中的艺术,而非追求个人名利。从国立戏专毕业后,19岁的她服从组织调配,先后担任小学教师、剧专附属剧团演员、艺声广播台播音员等职,并投身解放前夕的保卫电台战斗。上海解放后,她正式成为上海人民艺术话剧团演员。第二条准则更内化为她的性格特质,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岗位或饰演何种舞台角色,始终秉持平和心态认真对待,以敬业精神完成每一项工作。
陈奇塑造的众多"奶奶"形象深入人心,从《情深深雨濛濛》《红十字方队》到《孽债》《蜗居》等影视作品,凭借细腻传神的表演赢得"江南第一老太""国民奶奶"等观众美誉,成为几代人的荧屏记忆。
1998年10月,陈奇在《解放日报》发表《我又演"奶奶"》一文,文中自述:"自半个多世纪前在国立戏专出演话剧处女作《威尼斯商人》起,我与'奶奶'角色结下不解之缘——电影《药》中的夏四奶奶,电视剧《裤裆巷风流记》《结婚一年间》《上海一家人》里的奶奶形象,还有《夺子战争》的乔家奶奶、《红十字方队》的司琪奶奶,几乎成了'奶奶专业户'。"她特别提到曾连续塑造三个盲眼老太太角色:《承诺》中睁眼盲老太、《香堂往事》里的失明老人、《官场现形记》中翻白眼的盲妪,在同类角色中演绎出迥异个性,彰显深厚表演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