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 武祺
编辑 | 洪源
百利食品登陆北交所的计划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已于9月22日通过广东证监局的上市辅导验收,并正式向北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
虽然百利食品在消费端知名度有限,但其产品却深度渗透国内餐饮市场。作为西式复合调味品专家,公司主营沙拉酱、调味汁、面包糠及调味粉等产品,是华莱士、塔斯汀等连锁汉堡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百利食品旗下运营"百利"、"味林"、"好味"、"金百乐"、"帆船"等多个品牌矩阵。

公司大众认知度偏低的原因在于其深耕B端市场的战略定位,以及西式调味品赛道国际品牌的强势地位。丘比、卡夫亨氏、味好美等国际巨头不仅垄断了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的供应链,更通过商超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
根据马上赢的监测数据,2024年西式调味酱品类前五品牌中,卡夫亨氏与好侍(百梦多咖喱)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百利食品因侧重餐饮渠道,零售端布局有限,未能进入行业前列。
在营收规模方面,百利食品已逼近20亿元关口。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2.61亿元攀升至19.12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57亿元增长至2.76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1.55亿元。

这一体量已接近部分中式调味品上市公司。对比来看,天味食品2024年营收34.76亿元,千禾味业为30.73亿元,恒顺醋业达21.96亿元。而以复合调味料为主的宝立食品,同期该业务营收为13亿元。
作为餐饮供应链企业,百利食品的增长与下游连锁餐饮的扩张深度绑定,这种关联性较家庭消费型调味品更为显著。
除华莱士和塔斯汀外,公司客户群涵盖好利来、鲍师傅、泸溪河、85°C、九毛九等知名品牌,以及沃尔玛、盒马等零售渠道,并拓展至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线上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1-7月,塔斯汀和华莱士分别采购0.65亿元和0.33亿元产品,合计占比8.9%。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为12.45%,显示较低的客户集中度。
对比同行,宝立食品2022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27.78%、31.09%和29.85%,百利食品的客户结构更为分散。
尽管客户依赖风险较低,但百利食品的资本市场表现仍与下游汉堡品牌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国产汉堡的成长空间将直接影响供应链企业的天花板。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塔斯汀全国门店超1万家,华莱士近2万家。塔斯汀三年净增门店超8000家,华莱士依托下沉市场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百利食品借助国产汉堡品牌的快速扩张实现增长。在西式调味料市场由国际品牌主导的格局下,公司通过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切入国产替代赛道。
类似供应链企业资本化的案例在饮品行业已有先例。宝立食品、佳禾食品、田野股份、立高食品等供应商相继上市。
但大客户背书并非永续保障。田野股份2024年净利润下滑71.1%,2025年上半年续跌38.8%;佳禾食品受"去植脂末"趋势冲击,2024年营收下滑18.68%。
由此可见,百利食品的护城河并非固若金汤。随着华莱士、塔斯汀面临食品安全质疑及行业竞争加剧,其供应链企业的资本化之路仍需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