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高效办理企业业务。 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 供图

松江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调研。 沈一帆 摄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的绿荫丛中,两座现代化仓储建筑巍然矗立。冷链运输车辆频繁往来于出口区域,屋顶铺设的光伏板预计年发电量超过400万千瓦时。这是今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的普洛斯上海新西北物流园一期项目。
在园区内,普洛斯资产中国区商务副总裁熊忻恺表示,早在2004年,普洛斯集团便在此投资建设了其在上海的首个物流基地。二十余年来,物流行业经历了深刻变革。“我们看好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希望进行升级改造,但曾担忧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
桃浦镇联合普陀区规划资源部门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创新推出“零增地扩建”模式:园区在原有土地基础上新增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显著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精准契合企业再投资诉求。该项目于2023年列入普陀区重大工程,并连续入选2024年及2025年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类重大项目。
经过三年建设,普洛斯上海新西北物流园投入运营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试运营阶段出租率已突破90%。“这一成果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持续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心。”熊忻恺强调。
高效服务与改革创新双轮驱动。上海市委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态势,强化责任担当,以实干精神扎实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各项工作。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1%的同比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
政企协同发力,加速区域发展进程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内,一套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刚刚完成生产,即将发往海外市场。
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首个储能工厂项目,自今年2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超千台储能设备。
“这是我们与上海的第二次重要合作。”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介绍,2019年特斯拉整车工厂曾创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纪录。此次超级储能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个月,较整车工厂建设周期再缩短3个月。
“这体现了政府与企业的高效互动。”吴晓华表示。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临港新片区在工程建设领域创新实施“项目服务包”机制。
“项目启动初期,服务团队即主动对接,帮助企业制定全流程建设计划,明确从土地获得到施工建设的各环节要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改处处长陆瑜介绍,“通过细化每个节点的企业任务与部门配套措施,形成高效推进表,实现从‘企业等待部门’到‘部门对接企业’的转变。”
项目推进过程中曾面临挑战。超级储能工厂西侧河流隔断了厂区与外部道路连接,原规划未涉及桥梁建设;若按常规流程修改规划并增建桥梁,审批周期可能长达一年。为确保物流畅通,项目组创新地将桥梁纳入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统筹推进,快速建成两座跨河桥梁。
今年以来,上海市深入开展“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专题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实干中创造新业绩。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迎来客流高峰。
“从开工建设到正式营业仅用18个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上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项目按下了‘快进键’。”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总经理陈洁表示。
政企良性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乐园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应显著,我们正积极把握这一机遇。”金山区文旅局副局长卢佳瑛介绍,暑期乐园周边酒店入住率高达80%至90%,民宿更是一房难求。“我们正在整合乐园与古镇、滨海、田园等旅游资源,推出精品线路,并配套打车优惠、枫泾接驳等服务,着力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
精细化服务提升企业发展信心
今年初,上海发布《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8.0版改革举措,方案要求将企业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分解到各部门年度工作中,通过创新服务手段破解企业诉求,并建立晾晒考评机制激励担当作为。
“这个月能办完手续吗?”近日,在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名企业代表焦急询问。中心主任何凡闻声上前了解情况。
原来,这家调味品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计划通过增资引入新股东,并以股权质押方式获取银行贷款购置设备。由于缺乏经验,企业误以为增资与质押可同步办理;加之涉及外资股东,审批需经过市、区两级流程。
时间紧迫、环节复杂。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立即启动“闵小二”帮办机制:窗口人员协助整理材料,何凡协调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市场监管、公证、银行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仅用3天完成增资手续,当月实现银行贷款发放。
“政务服务永无止境,营商环境体现在细节之中。必须将企业痛点作为服务重点,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窗口。”何凡表示。
上海持续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从细微处着手,在关键环节突破,为企业提供法律、金融、人才、科创、贸易等增值服务,以真诚服务增强发展信心。
在虹口区北外滩企业展厅,初创企业上海傲必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创始人余佛浩手持一块生态石材介绍:“这款产品可添加工业固废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余佛浩曾在荷兰研习化学工程,回国后投身绿色低碳领域创业。对初创企业而言,从证照办理到市场推广,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
“我们成立了绿色低碳企业服务专班,建立‘一口受理’机制,统一解决企业诉求。”虹口区发改委绿色节能科科长林森介绍,傲必思由北外滩街道牵头服务,涉及多部门的事项由街道统一对接闭环处理。街道还搭建社区展示平台,将企业研发的再生材料长椅投放社区,既展示技术成果,也传播绿色理念。“这里的服务细致入微,让创新成果被看见、被认可,给我们极大鼓舞。”余佛浩说。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无形资产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资产。”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刚表示,公司主营实验室耗材,在检测领域拥有超130万种产品。技术是企业立足之本,但知识产权保护一直存在难点。
去年4月,安谱公司发现某学术论文与其核心技术高度相似。调查显示,疑似与前员工有关。“创新研发投入大,模仿成本低;核心技术一旦泄露,将造成巨大损失。”吴刚深感忧虑。
企业向松江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求助后,该局迅速启动调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鉴定。取得初步证据后,成立专案组赴涉案企业取证,克服反侦查障碍,通过专业学习攻克技术难题。经一个多月努力,最终锁定侵权证据,涉事论文被撤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是护航创新发展。在监管部门帮助下,安谱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有了制度保障,我们可以更专注于研发生产。”吴刚说。
上海明确提出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强化保护与运用,推动跨区域协同保护与司法协作,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去年4月,长宁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外资企业商业秘密侵权案作出判决。
“该企业反映市场上出现与其新品功能高度相似的产品。”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庄明华介绍,经深入调查,确认为侵犯商业秘密案件。
“研发成果若被轻易窃取,将严重挫伤创新积极性。”庄明华表示。长宁分局设立“蓝鲸”护企工作站,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运行以来,累计走访企业700余家,侦破经济犯罪案件36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5亿元。
“要始终保持奋进姿态,提升专业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破解发展难题。”上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需不断锤炼与新时代使命相匹配的素质本领,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