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沪上热演收官,国话演出季创观剧热潮

小编 2 0

2025年9月30日,上海前滩31剧院2500个席位全部坐满,在观众持久不息的喝彩声中,连续上演五场的话剧《北京法源寺》圆满落幕。时隔八年再度登陆上海,该剧凭借十年积累的优异口碑,在当地重现现象级观剧盛况。不仅五场演出超12000张门票提前售空,而且前三轮开票均迅速抢购一空,其中最快一次开票52秒内就无票剩余,创下话剧售票新纪录,真正实现一票难求。

《北京法源寺》上海首演谢幕时刻全体演员合影

随着《北京法源寺》上海五场演出结束,中国国家话剧院与黄浦文旅联合推出的“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也正式收官。从7月到9月,演艺大世界核心区陆续上演了《四世同堂》《鼓楼那些事儿》《大宅门》《直播开国大典》《北京法源寺》五部国话精品,共计16场表演,上座率高达97.8%,吸引近2.5万名观众入场,彰显了国家级院团的强大艺术吸引力。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专家研讨会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厦举办

在上海演出期间,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文汇报社、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黄浦文旅集团共同组织的“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专家研讨会于9月28日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厦举行。国家话剧院院长、导演田沁鑫与《北京法源寺》主演奚美娟、周杰、贾一平齐聚现场,与众多专家进行交流。这次活动是京沪戏剧界的一次深度对话,田沁鑫、奚美娟等艺术家回顾了合作历程,并深入探讨了“中国式演剧观”等专业议题。

奚美娟:十年协作,不仅是友谊与尊重,更是理念的交流与整合

“我首先需要说明我的身份,我是国家话剧院《北京法源寺》剧组的特邀演员,我原本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即前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研讨会上,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以这样的自我介绍开场。作为剧中慈禧的扮演者,奚美娟在此次上海演出和研讨会中身兼多职,这让她深感京沪戏剧合作的特殊意义,并回忆起两地院团以往的互动。

“我想起黄佐临先生曾受邀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执导《伽利略》。历史上,北京和上海的国家院团常有合作,黄先生是作为导演参与,而我这次是因与田导的长期缘分加入剧组。”

演员奚美娟在研讨会现场分享心得

奚美娟与田沁鑫的结识始于1993年,当时北京举办国际小剧场展演,奚美娟出演《留守女士》,还是学生的田沁鑫专程前来观看。那时田沁鑫就希望未来能与这位演员合作。

奚美娟提到,2015年3月,她接到田沁鑫的电话,邀请她参演《北京法源寺》,而慈禧是剧中最早确定的角色。“我们从那时起成为朋友,虽然交往平淡,但每次田导来沪演出都会邀我看戏。真正合作始于《北京法源寺》,这也是一次京沪戏剧界的联手。”

《北京法源寺》舞台表演精彩瞬间

加入《北京法源寺》后,奚美娟伴随该剧整整十年,这部剧成为她近十年最重要的舞台作品。谈到创作,她分享了艺术思考:“这部戏对演员综合能力要求极高。我们以往学习现实主义表演,遇到田导独特的导演风格,如何用所学知识来呈现?”

“十年间,我逐渐体会到中国戏剧表达的探索价值。与田导合作的过程,是相互尊重和重新发现各自风格的过程,充满了敬意。这十年不仅是友谊的积累,还有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奚美娟最后表示,田导非常注重观演关系,“《北京法源寺》在田导的演绎下,与观众建立了紧密的互动,这是最令人感动之处。”

田沁鑫:视上海为第二故乡,期待更多中国戏剧登陆沪上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导演田沁鑫回顾了与上海的深厚渊源,并感慨道:“我一直将上海当作我的第二故乡。”

导演田沁鑫在研讨会上发言

关于时隔五年重启“国话·上海演出季”并与黄浦文旅合作,田沁鑫说:“我们精心准备,带来五部大戏,跨越百年历史,展现中国奋斗历程。我们对上海充满敬意,上海正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国话愿全力贡献。助力演艺之都发展,我们义不容辞。希望2026年带来更优质剧目。”

谈及此次上海演出的作品,田沁鑫再次强调“中国式演剧观”:“作为文明古国,我们应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国际舞台上中国作品仍显不足,国话有责任创新。我们仍在探索中,需要优秀演员共同构建这一理念。”

田沁鑫补充道:“即使创作现代戏,也要体现中国特色。我们将持续演出,与上海深入交流。”

《北京法源寺》剧中人物冲突场景

国家话剧院的作品,尤其是广受欢迎的《北京法源寺》,引发了专家热议。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该剧是21世纪原创经典之作。“十年前观看时我就深受震撼,十年后现场重看,感染力丝毫未减。经过时间考验,它已成为一部可保留的经典。”

《北京法源寺》舞台艺术细节展示

研讨会上,毛时安提出:“我们处于一个轻娱乐时代,是否还需要严肃戏剧?当下社会渐离严肃,而田沁鑫通过严肃戏剧赢得尊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毛时安对2500人剧场满座表示赞叹:“国家队应有示范性,需进行艺术探索和思考。此次国话以强大阵容,用严肃戏剧征服上海观众。”

《北京法源寺》上海演出全场爆满盛况

黄浦文旅集团总经理夏锋介绍,本次演出季是国家级与地方文化资源深度融合的实践,实现了市场与口碑双赢,并带动文旅商联动。演出季结束后,“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季将启动,通过数字形式延续舞台生命力,包括《青蛇》《生死场》《赵氏孤儿》《狂飙》等九部作品在上海放映,为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高清戏剧展映季将于国庆假期持续推出

田沁鑫表示:“未来几年,国话·上海演出季将持续举办,这是我们的承诺,也是与上海的约定。国家话剧院还计划与黄浦区合作推出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四季,期待青年导演参与和观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