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发布会。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熊杰在会议中强调,今年中秋与国庆假期重叠,假期持续时间较长,文化旅游和体育活动热度攀升,这为民航运输行业带来了显著新动向。总体来看,中秋国庆假期民航运输市场展现出以下四个关键特征:
节假日出行需求持续上升。假期内多种客流交织叠加,预计民航将迎来暑期运输后的又一波出行高峰。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民航市场旅客运输量预计突破192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6%,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假期后半段客流集中度明显提高。假期前期部分旅客选择错峰出行,运输增长相对平稳。由于中秋节落在假期第六天,探亲和旅游人群将在节后集中返程,预计假期最后两日将迎来客流峰值,单日旅客量可能达到或超过暑期运输的历史高点256万人次。
国内传统热门航线保持强劲势头,部分旅游目的地中小机场客流增速突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间的主干航线热度最高,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预计超过1700万人次。文旅融合效应助推出行热情,如武夷山、湘西、吐鲁番、大理、嘉峪关等旅游城市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可能超过30%。
熊杰进一步指出,近期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延续快速扩张态势。7月1日至8月31日暑期运输期间,全国民航累计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日均约2000班。8月上旬达到峰值,单日执行国际客运航班2100班。随着我国入境免签、离境退税、支付及出行便利政策持续优化,以及国际口岸机场出入境和中转服务效率提升,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国际市场将再现旅游高峰,出行热点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旅游目的地,南亚和欧洲方向的客流量也有望显著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