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吉林长春网友通过社交平台爆料,称在朝阳区文化广场周边公园绿化带内,发现一名中年女子正在倾倒疑似蟑螂的生物。相关视频迅速引发网络热议,公众对该行为的安全性与动机展开激烈讨论。
8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清和派出所证实,确有群众反映女子放生蟑螂情况,民警接警后已赶赴现场将涉事人员劝离。

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红衣女子正在绿化带倾倒不明物体。视频截图
根据现场视频记录,一名身着红色花裙的女性蹲踞在公园绿植区边缘,正将蓝色容器内的生物倾倒至草丛中。爆料网友回忆:"当时看到她鬼祟投放物品,因独自在场未敢靠近,待其离开后发现竟是活体蟑螂。"定位信息显示,事件发生于朝阳区东民主大街1100号区域,时间为8月25日17时08分。
网络传播的现场照片显示,放生的蟑螂体型较小。昆虫学爱好者指出,其形态特征与德国小蠊高度相似。这种被俗称为"北方蟑螂"的物种,体长仅10-15毫米,却具有单次繁殖超百只、抗药性强等生物特性,被列为城市家庭主要害虫。
该事件在社交平台引发舆论风暴,网友纷纷质疑:"放生蟑螂究竟出于何种目的?"有生态保护志愿者担忧:"德国小蠊一年可繁殖数万后代,一旦形成种群将造成严重生物污染。"更有网友猜测可能存在商业动机:"是否为消杀公司故意投放以牟利?"多数评论呼吁加强监管:"病媒生物放生可能传播 pathogens,必须严肃处理!"爆料者回应已第一时间报警,警方表示将派员核查。

社交平台截图显示女子放生蟑螂地点位于长春文化广场周边。 网络图
8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多次尝试联系爆料网友核实细节,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针对事件涉及的绿化区域管理问题,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核查后表示,该地点不属于其管护范围,建议向公安机关了解具体情况。
清和派出所值班民警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放生行为:"出警人员到达现场后确认,该女子将蟑螂倾倒在公共绿地。经初步观察,涉事人员精神状态存在异常。"
关于放生生物的种类,警方明确回应:"经辨识为常见蟑螂品种。"目前已对该女子进行批评教育并劝离现场,未采取强制措施。
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的不当放生事件持续引发社会争议,规范放生行为已成为公共治理新课题。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曾就类似事件进行法律解读,其指出《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明确将不当放生纳入刑法规制。若本次放生的是学名"美洲大蠊"的南方蟑螂,因该物种属于外来入侵生物,相关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广州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强调,蟑螂作为典型病媒生物,可携带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40余种病原体。其分泌物、排泄物及虫体残骸均含有致敏原,不仅会传播肠道传染病,还可能引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蟑螂的取食与活动轨迹贯穿垃圾场与厨房等区域,其排泄物和脱落表皮形成的过敏原,是诱发儿童哮喘的重要因素。"该专家特别指出,现代家居环境的恒温恒湿特性,使蟑螂存活率较自然环境提升300%以上,加之其抗药性进化速度加快,已成为城市家庭最难防治的卫生害虫。
原标题《长春一女子在公园放生蟑螂,警方回应涉事者精神状态异常》